分享到: | 更多 |
家有孩子上学,不少人感叹这是家庭的日常头等大事。无论是进幼儿园,还是读小学,升中学,都得早早谋划。言下之意即是,孩子读书,哪怕是进个公办幼儿园,不少时候是可以“拼爹”的,至于上小学、升中学,更有折腾的空间。个中意味,过来人感触尤深。不过,这个让家长烦恼、教育部门苦恼的现象,在长沙有望逐渐终结。
据《长沙晚报》昨日报道,2016年小升初,长沙将实施“史上最严”政策。根据公布的具体政策措施,家长们发现,以往的“套路”——找关系、择优考等,都行不通了,自己能做的,只有静静地等待,等待政策严格执行之下孩子去哪儿上学的结果。
这些年,因为升学,因为招生,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事情不少。如今,有这么一个新政策实施,于家长于学校于老师,都能免除诸多烦恼,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件大好事。对于此举,长沙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史上最严”招生政策的最主要目的,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为了防范“以钱择校”“以权择校”“以分择生”,但其最终实质则是推动实现教育公平由“机会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向“可实现的公平”迈进。
再检索此前的报道,不难发现,这一“史上最严” 招生政策的出台,来自于教育行政部门对长沙市委、市政府一项决策的贯彻落实。今年2月28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长沙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诚如教育部门有关人士所言,这项决策要求的就是,全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竭尽全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人民群众从“不能择校”到“不需择校”;消除公办择校是“一刀切”不是“切一刀”。
教育公平,是所有社会公平中最基本的一种。这些年来舆论讨论过很多,一个孩子去哪读书,就让人们千言万语。也不得不承认,众说纷纭中,有一个基本点人们始终都没忘记,那就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问题。偌大的城市,哪里都有人住,哪里都有人在谋生活,而孩子读个书,为什么人们要想尽办法去择校?答案不言自明。显然,用政策保证“不能择校”,对于教育公平的实现,虽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离“不需择校”,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而这,就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了。比如要让教育更纯粹,让各个学校在人们眼中,都能有同样的认同,不再有名校和普通校之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