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钱是个好东西,国家办教育离不开钱,家庭培养孩子也离不开钱,可以说金钱是教育的物质保障。但揆诸现实,金钱与教育的关系却经常发生错乱。
最近有媒体报道“女硕士花百万留学,回国盼月入3000元”,一时间,嘲讽留学生或叹息就业压力大的口水飞溅,更有人将焦点集中在“花费百万”和“月入三千”上,讥讽“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这种买卖显然太不划算了”。还有人拿“南京大学生月嫂受热捧,有人月薪超1.5万”的新闻来说事,发出“留学不如当月嫂”这种论调。其实,这不过是中了媒体“标题党”的圈套,仔细阅读报道不难发现,“月薪超1.5万”的大学生月嫂和“盼月入3000元”的归国女硕士都不过是记者提到的一起个案;即便属实,拿收入最高的月嫂和收入期望值最低的留学生作对比,逻辑上也是可笑的。
透过热闹的新闻表象,不难发现其内在包裹着的价值观的老套与陈旧——教育被当成了一种需要精准计算投入和产出的商业行为,而金钱成了衡量教育价值的砝码,其结果,必然将教育导向庸俗化、功利化。事实上,这种散发着功利主义味道的教育价值观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时常隐藏在家庭教育中,飘荡到社会各个角落,最集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体现就是阴魂不散的“读书无用论”。凡持“读书无用论”者,从来看不到读书或教育对个体生命人格的养成与完善、对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对社会发展乃至人类文明进步所起的关键性支撑作用,他们所见,只有赤裸裸的利益算计。他们眼中的“有用”,跳不出“发家致富”“升官发财”“扬名立万”的窠臼。最近,有媒体发文《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文章指出,读书受教育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如果不成功,是个人无用,而不能把责任推卸到读书上。这可谓刺中了“读书无用论”的软肋。
功利主义对教育的侵蚀,决不只是体现在对结果的衡量,而是渗透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最近教育圈在热炒网络教师的“天价收入”,从“时薪一万八”到“年薪200万”,让不少人心动、眼红。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波炒作,是国内一些在线教育机构有目的的市场营销行为。有的公办教师看到这样的信息,内心难免泛起一丝波澜。
然而,金钱不该是衡量教育价值的砝码,同样不该是衡量教师价值的砝码。炒作网络教师的天价收入,其本质是把教师物化和商品化,表面上用天价作为对极少数教师的追捧,实质上是对教师职业属性的矮化和贬低。做教师是一份教书育人的事业,教师不是商人,不能把利益最大化作为职业追求。公办教师兼职在线授课,不但影响正常教学,且往往涉及课外有偿补课,属违规行为。至于有人提出的“教师凭什么不能勤劳致富”的问题,早就有有识之士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如果真这么想挣钱,请辞职下海。当年黄埔军校的大门上写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是对军人的职业要求,套用在教师群体上,不妨改为:发家致富请走别路,好逸恶劳莫入此门。
“当教育和金钱挂钩时,老师变成了老板,学生变成了学徒,而家长就变成了自动提款机。”教育圈中流行的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金钱可能对教育产生的腐蚀。就像陕西商洛那所“上课回答错问题罚款10元”的学校,也许初衷并不坏,只是因为把教学与金钱挂钩,结果被舆论普遍批评为“掉进了钱眼里”,给教育抹了黑。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身为教育工作者,如果心里没有爱,只有钱,是培养不出合格的学生的。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如果把金钱作为衡量教育价值的砝码,是对教育价值的无知和贬低。
北京日报:别再作践少林寺了!2009-12-18 |
郭 钦:“40岁、4000万”的社会焦虑2011-04-07 |
北京日报:别再作践少林寺了!2009-12-18 |
林 蓁:世界以痛吻我,如何回报以歌2012-12-04 |
一次拥抱值多少钱?2012-12-12 |
50元钱答谢救命恩?2013-09-10 |
小学生毕业赠言“为人民币加油”雷人吗2013-11-26 |
杨文莉:讲正气 树新风 崇尚传统美德2014-06-04 |
谢庆富:何必选蒋经国旧居开咖啡馆2015-02-03 |
杨 斌: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兴国 2015-05-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