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被污染的学校为何现在才被“高度重视”?
程世杰
//www.auribault.com 2016-04-19 来源: 未来网
分享到: 更多

  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致近500名学生身体异常一事持续发酵。17日晚,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成立联合调查组。18日,教育部表示,国家督学将牵头赴当地进行专项督导。不过常州官方当天回应称,早在今年3月下旬,学校已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学校内空气、土壤等进行检测,各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而另据媒体报道,常州新北区政府相关人士称,暂未发现央视报道中的有学生患白血病的情况。(4月19日新京报)

  常州外国语,这所被当地人熟知的学校自从去年搬了新校区,就成了一座污染的学校,数百名学生因此“中毒”而被送进医院,面对公众的质疑,该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却声称此前曾做过环评,各项检测均达标。但是在几乎是既成事实的事件面前,这种辩解不仅无力,而且更像是一种对于责任的逃避和推卸,只会激起人们更强烈的反应。

  而如今,面对央视的曝光和舆论的声讨,常州政府相关人士却声称央视报道有偏颇,并未出现学生白血病的情况,学校也指责央视报道有硬伤。但无论是学生是否患有白血病央视是否有硬伤,学校周边被污染也是事实,情况依然是存在的,学生们依然受到安全威胁。在这一点上,学校和当地政府不去反思自身的责任,反而本末倒置,置学生安危于不顾,将焦点集中在媒体报道上,这更让人可怕。

  从现在来看,常州外国语新校区的选择显然是不合规矩的,被化工企业包围的土地上生活的是上千名活生生的学生,仅仅是依据一个环境达标的测评数据就将这些学生置之于水火,这显然不是教育部门应有之作为。而这所本不该存在的校区之所以能存在,依靠的也是校方稳健的执行力,只不过起到的却是相反的作用,在他们的认知里,学生的安危显然没有一项行政任务更为重要。

  这种思维让人不寒而栗,倘若不是一个学生以皮肤过敏的方式将其公之于众,还会有多少学生因此被送进医院呢?更为诡异的是,关于学生的不良反应的问题其实早就存在。其中最早的可追溯到2014年,有家长提出转移学生,却被校方无视,而今年一月,澎湃新闻曾报道该学校学生出现“中毒”事件,却被常州日报以辟谣的形式驳斥,后又被常州环保局认定五环境问题。直到今日被央视曝光,才引起重视。

  一次次的迹象曾表明,学校的环境或许有问题,学生们的身体可能会受伤害,但问题却一次次的都被巧妙的化解,最后受伤的还是学生。不知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当地媒体和政府部门对于环境问题都是步调一致的回应:没有问题,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实假装并不存在。可无论怎么假装,都掩盖不了事实的真相。

  更让人不解的是,既然如此严重,为何之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媒体和有关部门的一致对外是基于维护形象还是另有蹊跷这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事件中,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为此负责。环保部门的不作为和教育部门的乱作为,让本就错误的行为变得更加错误,也让学生承受本不该他们承受的伤害。把一所优秀的学校建立在劣质的土壤上面,本来就不可思议,但在劣质的土壤下面,是不是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媒体的曝光让被污染的学校无法再隐瞒,高度重视的背后其实也是一种无奈,只有通过非常规的手段才能让有关部门零容忍,用舆论来倒逼环境治理终究不是上策。再多的口水仗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都是无益的,真相虽然有可能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只是在问责这一点上,未来有关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