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何时告别“雨季到广州来看海”
连海平
//www.auribault.com 2016-05-13 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更多

  暨南大学等水浸黑点的治理,无非是在这些地点增加了强排设施,局部提高了城市排水能力,广州整体排水能力并没有多大改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治理,怎么可能药到病除、永绝后患?

  10日上午,广州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几乎全城水淹,许多路段交通陷入瘫痪。而为了治理水浸街,广州市近5年来已经投入超过4亿元。巨大的投入却未换来相应的治理效果,引发市民连连抱怨。

  正如去年冬天广州那场雪,10日早上的水浸街也是“N年未遇”,一些水浸黑点简直成了泽国,车主们恨不得自己的爱车水陆两用,行人更是窘态十足……一场暴雨让广州进入“看海模式”,也浇出了广州治水的窘态。有人马上翻出广州近5年为治理水浸街投入超过4亿元的事实,以证明这4亿多元打了水漂。

  说句公道话,要说广州治理水浸街毫无建树也不公平。老广州都知道,多年前,别说像10日上午的暴雨,哪怕一场大雨,“水浸指数”极高的暨南大学门前、中山一立交、岗顶等地区立马汪洋一片(暨大因此被戏称“威尼斯大学暨大分校”),经几年整治,这些地点“逢雨必浸”的情况已有所改观。可是,改观距离根治有多远,谁也不知道,就目前广州治理水浸街的方式,告别水浸街恐怕还要等上一些年头。

  从公开报道来看,岗顶、暨南大学等水浸黑点的治理,无非是在这些地点增加了强排设施,局部提高了城市排水能力,广州整体排水能力并没有多大改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治理,怎么可能药到病除、永绝后患?广州之前的污水处理亦是如此,几年时间花了近500亿元,公众也没有见到什么成效,河涌和过去一样黑、一样臭。原因何在?只治水不截污,治标不治本,结果遭遇“系统性失败”。有人总结出“广州式治水”模式:花了很多的钱,管了几天的时间,喧嚣过去,又恢复了往日容颜。可见,广州在水浸街与污水治理上,思路一脉相承。就这种思路,就算投入400亿元,恐怕也无法根治水浸街。

  地处南国的广州,水网交错,水道纵横,有着水浸街传统,亦有着天然的排水优势。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水泥硬底化,广州逐渐变成一个巨型“硬壳城市”,原本可以自由呼吸、自然吐纳的地下微循环系统被堵死,暴雨来了无法就地消化,便容易发生水浸街。因此,城市治理水浸街,要从建设“海绵城市”的高度着眼,让城市生态水系统能够像海绵一样呼吸,传统思路难以打破“逢雨看海”困局。

  打造“海绵城市”是个宏大议题,既有理论需要突破,更有实践等待探索,远不是提升局部强排能力、疏通地下管道那么简单。需要从立法、规划、技术标准等层面,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还要从多元资本投入、多部门联合行政等角度,推动“海绵城市”落实。而现时,包括广州在内,“海绵城市”还只是一个概念,没有多少实质进展。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