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争议起薪的高低到底有何意义
高亚洲
//www.auribault.com 2016-05-26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765万人,较2014年的727万人、2015年的749万人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高低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近两年,“大学生起薪比不上农民工”“起薪一年比一年低”的议论不少。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这种比法并不合适。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农民工月均工资刚刚迈过3000元门槛,起薪要更低。如果盯着个案,农民工中的确存在月薪近万乃至更高的人,但高校毕业生中更不乏用人单位抢着要、开出几十万年薪的事例。(5月25日《人民日报》)

  从“大学生起薪比不上农民工”“起薪一年比一年低”的议论来看,显然是为了凸显大学生的就业颓势——不仅难就业,而且起薪低。而单拎出这句话来看,本身就有失偏颇,这些议论,真的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吗?之所以有这样的怀疑,是因为要反驳起来,可谓轻而易举,正如此次人社部官员所反驳的那样,无论是从个案还是从整体来讲,对大学生起薪的唱衰,“这种比法并不合适”。

  而在我看来,不仅是从数据来看,这样的比法是不合适的,从这种比法本身来看,也是非常不合适的。如果说议论的初衷——为了凸显大学生就业的颓势,把农民工搬出来,是带着有色眼镜歧视了农民工,那么,如果有一天为了凸显农民工的就业颓势,再次把大学生搬出来,同样也是带着有色眼镜对大学生的歧视。换句话说,以某个群体为陪衬,来凸显另一个群体的颓势,这首先是一种歧视,或者说偏见。

  具体到起薪本身来说,这本身就跟学历没有太大的关系,学历背景的不同,可能会在大范围决定社会分工的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脑力和劳力劳动者,在起薪上存在绝对的差别。在劳动力市场上,它所遵循的始终是供给关系决定下的起薪差别。

  如果再去细究,不难发现,关于起薪的争议背后,其实是关于读书的价值争议。首先来说,将读书的价值简单等同于起薪的比较,这本身就十分的荒谬。从读书的价值来看,它显然不仅仅是让一个人获得一张学历,得到一份看似体面的工作。

  那么,我们不妨再去深究其背后的这个问题: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在知乎上看到过针对此的专门讨论,有一个回答我是颇为认可的——读书是一种思考与认知,它并不能为你带来直接的财富提升,却能有助于你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实则是知识改变了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对每一件事的态度。

  当然,这并不是说农民工通过他们的体力劳动,就不能“改变了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对每一件事的态度”。无论是读书,还是长年的体力劳动,都可以在看似“机械的运动”中,实现对世界的认知,只是,与体力劳动相比,读书对世界的认知,可能会更丰富,更辽阔。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我们始终强调读书的意义,无论你是一个有学历的人,还是一个学历尴尬的人,在读书中,你确实能看见一个特别的世界。

  于此而言,在起薪高低上争来争去,实在是毫无任何意义,不过,争议背后所显现的读书焦虑,倒是值得重视的。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读书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果理解了这些,大概那些起薪争议,也就完全没有价值了吧!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