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长又面临填报志愿的“大考”。面对去年开始全面实行的平行志愿录取投档,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应该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更加“拿不准”了。于是高考志愿咨询市场应运而生,“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部分“一对一”咨询的价格更是一路被炒至数万元。
“志愿报得好等于高考多考20分”,在每一分都可能差出成百上千个名次的高考独木桥上,这种宣传语的号召力毋庸置疑。何况,人家还亮出了“大数据”概念,即依据对考生具体测评获得的数据,及机构平台储存的数据,经过综合分析研判,以满足考生和家长最精准的需求。可问题是,这样的“大数据”真的靠谱吗?
客观而言,经由科学的数据分析,当然可以预测某些专业的招录情况、专业走势等。但正如专家已经指出的,大数据对未来的指导意义,依然建立在过往的“经验”之上,预测未必准确。而且,在考生数据尚未开放的情形下,时下的机构平台并没有这样一个庞大的联网数据库。
其实,咨询机构在接受采访时已经透露出某些秘密。多家机构总是喜欢炫耀自己拥有多少“资深”专家,还要强调“这些专家人脉资源丰富”。何谓“人脉”?说穿了就是“关系”,是教育机构内部人员在招录中拥有的“自由裁量权”。摸准了这个“人脉”,只要分数过线,再花些“天价”咨询费,当然就能“让你百分之百进”。
这样的路数并不新鲜,此前被查的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就是此中高手。2005年至2013年,蔡荣生利用职务便利,接受他人请托,在招录考生、调整专业等事项上为他人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2330余万元。
可见,真正让咨询机构敢于拍胸脯承诺“百分之百进”的,还是在明面规则之外的“人脉”“潜规则”。“天价”的大数据志愿填报,折射了家长的焦虑心态与“人脉”文化的根深蒂固。即便在素以公正、客观为首要标准的高考流程里,依然对各种规则、制度信任不足,却相信人脉的“管用”,回到了“找人办事”的老路。不少机构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或明或暗传递出“人脉”“关系”的信号,有一些人则专门钻这个空子,充当各种掮客,招摇过市,甚至还出现内外勾结、合伙诈骗的恶劣情形。所以说,一些机构看似“高大上”的大数据,其葫芦里依然是老套的“内幕消息”与“暗箱操作”。
要用制度文化取代“人脉文化”,就是需要让规则、过程更透明,压缩“内部人”的操弄空间。而在填报高考志愿的“市场”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其实,既然有一些“消息”成了谋利甚至诈骗的工具,则不妨向社会开放这些数据,以帮助学生及家长多一些研判的依据。唯有透明与公开,才能破除在灰色地带游走的“人脉文化”。
李新玲:别用“大数据”忽悠考生2014-06-17 |
王 璐:民营银行“起飞”,放手但别撒手2014-07-28 |
中国青年报:阿里巴巴打假不能只晒成绩单2014-12-29 |
高 攀:美国经济预测靠谱吗2015-01-12 |
庞之浩:“上天摘星”靠谱吗? 2015-04-14 |
邓海建:46万人弃考就能断言“国考”遇冷...2015-12-01 |
46万人弃考就能断言“国考”遇冷了吗2015-12-02 |
邓海建:谢绝考生查卷的理由靠谱吗?2016-01-05 |
互联网金融 须强化合规自律2016-05-13 |
高校招生靠送“苹果”靠谱吗?2016-05-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