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考生撕书背后是试卷泛滥
邢照允
//www.auribault.com2016-06-2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又是一年高考季。考生离校前都会扔掉、撕掉很多课本、复习资料和卷子,届届如此。年年都这样,雪花般的纸片从高三教学楼的每个窗户飘出,铺天盖地,持续一两天。校方难制止,很无奈,因为此时学生撕书势不可当,且方方面面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撕书是一种释放,有利于考前减压;有人说撕书是一种发泄,容易引发不良后果。似乎都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学生离校时以撕书的方式与母校说再见不算文明之举,且给保洁员带来很大麻烦。

  他们为什么要撕掉大量的书和卷子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过多的书和卷子已经没用了,或者说早就没多大用了。即使复读,旧的复习资料也过时了,成了废纸。再说高考前只有几天了,实在“消化”不了眼前的“书山题海”。书包沉甸甸的,课桌上摞的书和卷子能把人埋住。没用了干脆撕掉扔了,眼不见为净。

  深入思考下去,学校为什么要发这么多复习资料和卷子呢?

  一是因教师懒惰而需要的复习资料和卷子多。一些教师指导复习的水平不高,认为复习就是让学生多做题。对各种资料和卷子盲目“消费”,粗放“经营”。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所谓名牌资料名校试卷不屏蔽、不筛选、不整合、不归纳。心里无考纲,眼里无考点,只会给学生施压,搞重复训练。复习无轮次、无顺序、无难易。

  二是因领导观念陈旧而滥发复习资料和卷子。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认为多做题就能持续提高分数。强力要求学生多做题,教师多讲题。不给高三师生喘息的机会,认为多做题就是备考抓得紧,对上上下下好交代。事实上,到了高三复习的后几个月,很多学生已陷入试题的泥淖,不愿多接受发下来的卷子。很多教室后半截已无人影了,还在发试卷。发下来的试卷被直接扫入垃圾箱,浪费严重。一轮大本复习资料题型往往陈旧,二轮资料又搞重复训练。师生精力有限而复习资料和卷子似乎是无限的,学生无论如何也做不完,造成很大的浪费。

  事实上,很多名校根本不给学生订购大本复习资料,而是用自己精心打造的校本资料。依据考纲,精心筛选各种资料中的好题,再加上自编的原创题,形成知识链。这样的校本资料既博采众长又有自己的创新,好而精,不重复。用这样的校本资料指导复习能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既能提高复习效率,又杜绝了滥印滥发。

  一所拥有几千名学生的高中,一年要购进的课本、复习资料和卷子总共得有几大卡车。一名高中生三年发的课本、复习资料和卷子,总共有多少呢?没法统计清楚,但摞起来肯定超过其身高,称一称肯定远远超过其体重。教育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但教育教学用纸浪费现象仍十分严重,令人痛心!

  再进一步思考,笔者认为真没必要发给学生那么多书和卷子。其实,很多问题可以灵活解决,以便节省资源,避免浪费。

  文科生的理科教材和理科生的文科教材,音乐、美术、体育等教材,可以再次使用,即学校可以将这些用过的教材从学生手中收回供下一届学生继续使用。

  尽量少编一些读本。预防艾滋病、防溺水、弘扬乡土文化、普及法律知识、搞好军事训练等等,都很重要,编成读本也有必要。但问题是读本太多太滥是一种浪费,因为学校不可能安排课时学这些读本,在应试背景下学生是没时间自己阅读这么多读本的。

  一教一辅足矣,不能搞一教多辅。即一门课配一种教辅材料即可,不能多配。教辅材料名目繁多,其实大同小异。很多教辅材料封面花哨内容一般,广告词美题型陈旧。应给教师留有余地,让他们因材施教,适时适量补充,让讲解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准对接。

  家长为子女购书要适量。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还要另外给孩子购买很多图书和习题集。很多孩子根本没时间完成家长布置的任务,到高中毕业时,每个家庭都会卖掉或扔掉上百斤甚至更多的书和卷子。

  教辅资料在中国的销量极大。我们天天提倡节俭,教育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森林。但教育教学用的纸张从哪里来?造纸造成的污染又有多严重!我们不会不知道。节俭光荣,浪费可耻!滥用教辅资料、滥发试卷、浪费教科书可以休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