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自国务院2014年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招考加分项目规范后,高考加分“瘦身”在最近两年已逐渐落实,取而代之的是中考加分的话题。《人民日报》6月27日的报道盘点发现,各地中考加分政策五花八门,有些甚至能拉开20分差距,而诸如“投资500万就可以加10分”这样的地方特色,更是颇受关注,直言“中考加分让人没法淡定”。
学生和家长关注中考加分是情理之中的事。就像那个“一颗钉子毁了一个帝国”故事,即便不如高考那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对一名初中毕业生来说,一两分的差距也可能引发无法预料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更何况,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这种大规模统一性考试的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就是实现公平竞争。中考加分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政策性加分,即对少数民族、农村独生子女等进行政策性倾斜,这些加分项目也往往是全国性的、统一的;二是所谓的鼓励性加分,即对一些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体特长生,或是在各类竞赛获奖学生加分,这其中有全国性的,但更多是地方性的,比如武汉市2003年就出台过初中阶段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学生加20分的政策,后一度改为10分,最终于2009年取消。
政策性加分往往可以理解,就像美国当年搞“平权运动”,在大学招生中同样会对弱势群体进行政策性照顾。不过,世易时移,一些政策性加分前提在变,其存废也应该随着时间推移而重新审视。如报道中提到,国家二孩政策放开,有家长对农村独生子女中考加分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还有一些地方,因为考试制度的变化,总分基数降低,如果动辄还是加到10分、20分,其权重就会凸显,对整个考试的公平性影响就会变大,同样需要政策性调整。
相比之下,更多争议来自“鼓励性加分”。按字面说,它是为了表彰优秀,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也有说是为了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听起来颇合“素质教育”的意味。照说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非制定者预想的那样简单,比如有些人就是为了加分而“练特长”,更有甚者为了加分而“假特长”,前两年媒体曝光的花钱买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即是典型。另外,诸如三好学生,其在一些地方的评选本身就因人为干预色彩太浓而存在争议,如此一来将其列入中高考加分项目,自然会难以服众。至于“投资500万就可以加10分”,实在让人看不出其与素质教育有什么直接关系,倒是指向GDP和政绩的嫌疑挺大。
抛开一些暗箱操作所可能带来的“寻租”,如此眼花缭乱的地方性“花式加分”项目,直接有害中高考的公平性。笔者呼吁取消“鼓励性加分”,并不代表反对学生要全面发展,而是想强调:一是要明确素质教育是一个过程,应该融入各级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而不是为了加分而培养特长生、办培训班;二是对学生个体而言,培养某方面的特长应该基于自身的兴趣和潜质,而不是像一些地方流行的成绩不好就练体育、学画画,目的仅是得到额外加分。那些为了加分而练特长、参加培训班、奥数班等,是将“素质提升”作为了手段,而不是结果,实在是有违素质教育的初衷,跟应试教育无异。
根据国务院意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原则之一即是“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涉及招生录取机制的改革,首要的是“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既然高考加分可以“瘦身”,那么中考加分的规范自然也应提上日程。这中间已有一些地方在努力,但也可能会遭遇阻力,上级教育部门应该着眼从顶层设计突破,督促各级有效落实,莫让任性“加分”搅了公平。
贺 成:350万对离婚藏了多少“技术性离...2014-06-19 |
刘昌宇:造假的冰桶挑战是娱乐还是愚乐?2015-03-20 |
莫让三观在任性的河道上漂远了2015-06-11 |
章 正:莫让年轻人的焦虑成为“中产社会”...2015-07-29 |
替考作弊入刑,真不是闹着玩的2015-10-26 |
王学明:大学生网贷消费,还需三思而后行2015-11-12 |
监管雾霾之下的超排不止于堵2015-12-25 |
听你说2016-01-14 |
空置的保障房“闹心”更“伤心”2016-05-13 |
用法规和文明捍卫城市空中安全2016-06-2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