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换句话说,所谓完全彻底的没有负担,快乐、自由,和你所看到和期望的优秀、有成就、有教养几乎没有关系。我们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把这两者进行了错误的嫁接,直接误导了公众与家长。
高考分数公布,衡水中学再次引人关注:这所居于三四线城市的中学,不仅囊括了河北省文理状元,而且在文理科前10名(前10名共13人)中,分别占据12席;在前50名中,几乎占据80%的席位。这样的高考成绩,不仅傲视全省,就是在全国,也很难找出第二个。
面对这个成绩,必然会有人说:你看看,应试教育的典范!近年,社会上对衡水中学的批评不绝于耳,比如“军事化管理”“上厕所都需要限定时间”“高考工厂”“考试机器”等,那些高考的状元榜眼探花似乎都是高考工厂流水线上固化呆板的产品,高分低能,没有任何创造力。
高考成绩公布当天,两位状元即被清华、北大邀请至北京。随后,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140多所著名高校涌入衡水中学校园,做专场报考咨询服务,说穿了,是抢生源。清华招生老师说:衡水中学和清华大学的育人理念非常相近;北大招生老师也说:衡水中学学生在北大表现很好,欢迎报考。这么多著名高校到一所中学搞专场咨询会,他们都很蠢吗?都想要衡水中学那些没有创造力只有分数的“考试机器”与书呆子?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谁错了?哪里出了问题?
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在很多场合解释、否定过舆论的不实报道与指责,诸如一切为了考试的军事化管理,把日常时间切分为3分钟一个时段,上厕所都限定时间等,但没有人听,也没有人信。很多人更相信自己脑子里的一些东西:这种成绩的取得,一定是超强的应试训练得到的。对于衡水中学的学生们,人们只选择性地记住了他们的高考成绩,而刻意忽视了那些高分学生的其他成绩:奥赛奖牌,文体竞赛,发明创造专利。实际上,2016年,衡水中学有30多人因为其他特长和全面发展,获得了清华、北大保送或者自主招生资格。
衡水中学的孩子们很努力,这应该是事实,我曾看到一张照片,孩子们在排队打饭时还在看书。但我想强调,第一,这种努力,是他们自觉而非学校强制性的要求。不管怎样,努力学习都应该褒奖,其本身与应试教育没有关系。第二,但凡你期望自己有所成就,就必须努力付出,作为学生就必须有好成绩。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爱德华·休姆斯曾经写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文学《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惠妮中学成长纪实》,惠妮中学是旧金山一所著名的公办中学,加州排名第一,也就是“虎妈”的女儿所在的学校。书中的第一章如实记录了该校一名高三女生的一天:睡4个小时,灌4杯咖啡,考4.0的平均成绩(满分)。去看看斯坦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芝加哥大学的网页上公布的录取学生的平均GPA、SAT成绩,你就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了。相比这位高三女生,衡水中学的孩子们,可能也算不上特别辛苦。
如果你想批判说,衡水中学的孩子主要在追求高考分数,而不像美国的孩子还追求其他的东西。那我想说,你是否注意到衡水中学的孩子们也获得了这个奖、那个奖,以及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资格?更何况对分数的追求,是整个中国教育的问题,其本质是“尺子”的问题,是我们让孩子们追求什么问题。几乎所有211高校都去衡水中学抢生源就说明,如果有错,也绝不是衡水中学的问题。
我们不能以高考成绩论英雄,不能以上清华、北大为标准,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否定高考成绩本身的重要意义,它至少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吧。
很多人,包括很多专家一讲到西方先进的教育,就以为只有幸福快乐,没有体罚惩戒,似乎先进的教育都是在无忧无虑、完全放羊、不用刻苦努力学习的情况下获得的。实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基础教育,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以公办学校为代表的大众教育是在保基础,基本上和精英关系不大,它们追求的是多一点毕业率,如小布什推动的“不让一个人掉队”。以少部分私立学校为代表的精英教育,才更多、更准确地代表了多数中国家长的追求:有出息,有成就。我们看看比尔·盖茨、乔布斯、小布什、奥巴马、卡梅伦都出自什么中学就明白了。换句话说,所谓完全彻底的没有负担,快乐、自由,和你所看到和期望的优秀、有成就、有教养几乎没有关系。我们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把这两者进行了错误的嫁接,直接误导了公众与家长,以为那些优秀、有成就、有创造的人,都是在无忧无虑中玩大的。
你去美国、英国最著名的中学看看就知道,这些学校规矩林立、管理森严。如果论起严格来,我们很多学校恰恰是太松了,规矩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在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正式场合中不同学生穿的衣服都是不一样的,不同荣誉的学生穿不同的衣服以示区别。在很多学校,大规模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全部是强制性的,无一例外,娇气就不要来。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36项军规”管制着学生,动辄就“杀无赦”——开除或勒令退学。
衡水中学肯定有很多不足,中国的教育肯定也有很多不足,都需要我们多加检讨、改进。比如,高考这把“尺子”如何在更好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加以改进;比如,如何解决精英教育需求与公办中小学为主体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但凡有所期望,就必然是辛苦的,只是你努力的方向与要求不同而已。即便你到了美国,也同样面临考试成绩的压力,从来没有自由快乐无负担的精英教育。
李 斌: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2014-04-15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2014-12-23 |
在大学城里“被圈养”难以实践?2015-03-31 |
堂吉伟德:尊重权利才能避免砸食堂2015-07-14 |
中工时评:基层教师为何难留基层2015-08-21 |
单仁平:北大清华对捐款人的回报很丢人吗2015-09-18 |
中工时评:留学低龄化现象需警惕2015-11-23 |
于世洁:慕课大学先修课助推教育改革2016-01-05 |
“1+3”改革多从整体育人上下功夫2016-03-31 |
好个苗族大戊节2016-04-2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