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武汉新洲两学霸邹英杰和王琛琪,清华北大退学后,双双回炉重造,并取得骄人的成绩,两人今年一同考上北大。27日,两名学生在接受楚天金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退学原因不为其他,只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专业。(6月28日《楚天金报》)
学霸复读的现象不鲜见,只为考一所理想的大学,这在以分数高低决定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分配的逻辑前提下不难理解。而像新洲两学霸分别从清华、北大退学复读,再考北大,却又另当别论,尽管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是代价是相当大的。一则风险不可测,如果复读发挥失常,有可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二则成本太高,耗费大量的精心和财力不说,关键还错过了成长的宝贵年华。
当然“学霸回炉”并不常见,但少有的极端案例却是高考招生的缩影,不计代价曲线救国折射出其中的一些痼疾。
首先是名校迷恋与理想兴趣之间的矛盾与困惑。对于很多学霸而言,是兴趣优先还是名校优先,决定选择的理性与空间,既想要名校,更想要名校的理想专业,必然导致选择的困难,最后不得不屈从于被选择。很多学霸的眼里只有少数名大学,因循的只是先名校后专业的路径,新洲回炉的两学霸都是学着学着才发现,对选择的专业提不起兴趣,从而选择了为理想从头开始,但更多的还是选择了将就专业。
相反,如果先兴趣后名校,可能理性得多,至少可以保证次优的选择,既节约成本又少走很多弯路。减少“学霸回炉”现象,引导考生树立志愿初选的理性不能缺少,不仅高中阶段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引导,让学生们知道兴趣所在,明确高考方向,而且高考招生也改变唯分取才的粗放方式,让考生充分了解高校专业设置与特点,同时把专业招生纳入高校自主招生的范畴,让考生富于理性选择。
其次是大学专业调剂的僵化。换专业难是大学尤其是名校的通病,一方面专业分得过细,另一方面专业调剂涉及招生公平和教学秩序的界线不容易把握,最终导致专业调剂的限制过多,堵塞了内部专业间合理流动的渠道。破解换专业难既有赖于招生方式改革,弱化同层级专业冷热对考分的影响,为二次专业平行选择创造条件,同时,也应立足实际打通不同层级专业间的壁垒,比如允许大学拿出一定的名额,供学生按照兴趣申请调剂,重点考查学生相关的专业素养。大学专业调剂需要从严,但也要保证有就近实现梦想的通道。
“学霸”热该降降温了2014-04-08 |
“学霸”热该降降温了2014-05-06 |
学霸秋游2014-11-03 |
“学霸”热该降降温了2016-01-07 |
优差分班2016-03-23 |
先做“学霸” 再来创新也不迟2016-05-18 |
确立新的“学霸观”2016-05-25 |
“最牛学霸班”只是“盆景”而已2016-06-03 |
追捧考研学霸的热潮该降降温了2016-06-06 |
武大“约妹”学霸滥用了自由2016-06-2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