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所学校“土”不“土”,主要不在名字是否“洋气”,而在于学校本身有没有内涵。因为是人赋予校名以内涵,而不是校名赋予学校以内涵。
贵阳市有一所中学名叫“野鸭中学”。刚听这名字时觉得土得掉渣,我问校长:“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校长告诉我,他也曾因为觉得校名太土而想过改名,但这个名字其实是有来历的。学校所在地叫“野鸭塘”,而野鸭塘曾经走出去李嗣邺、李嗣槐等已载史册的名流,学校旧址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李家祠堂;在当代诗歌界,因为诗人哑默先生的存在,野鸭塘和北方的白洋淀齐名,时誉“北有白洋淀,南有野鸭塘”。校长说,他以前也曾经想过改名,现在他觉得“野鸭中学”这个名字是块“金字招牌”。“就叫野鸭中学,不改了!”听他一番解释,我一下感到了“野鸭中学”的文化自信。
而现在的中国,有多少校名富有文化含量?又有多少学校拥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呢?
中国其实有许多非常典雅的校名,如浙江的春晖中学、广东的广雅中学等,但更多的老校建校之初好像没把取校名当回事儿,往往直接以地名命名。这样取名比较简洁,却少了内涵,相当于“陈家儿子”。这样的“儿子”不止一个怎么办?那就地名加序号,如“高新(区)一中”或“城关(镇)三小”等,相当于生的孩子多了,便直接按排行取名叫“李家老大”“张家老二”。学校是文化机构,取个名字却如此没文化,现在想来,也是醉了。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个词常常被用作校名:“实验”,比如某某(地名)实验中学或小学。应该说,最初之所以取名叫“实验学校”,也许学校真的是想搞教育教学实验,教育行政部门对“实验学校”的重视与投入也相对比较大。于是,“实验学校”俨然成了当地的“重点学校”,但在大一统的教育格局下,“实验”的空间实在有限,所以绝大多数的“实验学校”并没有什么“实验”,名字而已。
“外国语学校”也是近年来最容易被选中的新校名。最初建“外国语学校”的初衷,是想为外语高等院校输送专门的生源,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对外语有所偏重。但现在全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外国语学校”,不少“外国语学校”不过是校名而已。
还有比“实验学校”和“外国语学校”更牛的校名,就是两个名字一起上:“实验外国语学校”或“外国语实验学校”。牛气冲天,无与伦比。
近几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学校名字——准确地说,是新的学校命名(改名)的模式,那就是名校的名称加“分校”(或“西区”“东区”之类),如“某某市某某中学西区”,又如“某某市某某中学第三分校南区”;如果不是新建学校取名,而是老校改名,则往往是“某某市某某中学某某(区县)实验学校”。当然,有的名校在发展扩大的过程中的确办了分校,且法人代表就是同一人,这样的校名货真价实。但遗憾的是,现在相当多学校的校名却以名校校名前缀,而实际上学校是各自独立,不过是打着名校集团的幌子而已。
除了傍名校,还傍高校,最典型的就是“某某大学附属中学”,或“某某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区”。一些学校之所以要在改名上攀龙附凤,据说是为了“提升形象”“打造品牌”。但所谓“形象”、所谓“品牌”,在有的校长眼里,就是“社会吸引力”,再说白一些,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招生的需要。我常常想,一所公办义务教育的学校,教育局给你足额拨款,按片区招生,有必要那样追求虚假繁荣的“形象”和华而不实的“品牌”吗?做教育和办企业毕竟不一样。
其实,“实验学校”也好,“外国语学校”也好,以及各类“附属学校”也好,如果名副其实而且学校办得不错,都无可指责。实事求是地说,不少高校的附属中学附属小学,绝不仅仅挂个虚名,而确实就是人家的“附属学校”——无论财政拨款还是人事管理,或者有着实质性的深度教育合作,本来就是“一家人”,人家取名“附中”“附小”理所当然,这些校名都不在本文的批评范围之内。问题是,毫无实际意义,仅仅是高攀人家的名气,这样的校名有意思吗?
回望一些中国近代真正的名校的校名——“天津南开中学”“成都树德中学”“自贡蜀光中学”“重庆育才学校”“长沙雅礼中学”……我随手写下的这些校名,每一个都浸透着厚重的历史传统。当然也有一些以地名或地名加序号命名的学校,虽然最初也就是我前面所调侃的相当于“陈家儿子”“张家老二”的意思,但因为建校历史悠久更兼教育成就卓著,其校名也已经成为厚重的教育丰碑。
一所学校“土”不“土”,主要不在名字是否“洋气”,而在于学校本身有没有内涵。因为是人赋予校名以内涵,而不是校名赋予学校以内涵。有的校名也许最初是很“俗”,但教育者可以通过办学历史和教育业绩让岁月赋予其“雅”。比如,我曾经执教过的“成都石室中学”,校名的本义不过就是“石头筑的房子”,最初这个名字既土且俗,但现在人们一想到“石室中学”首先想到的是它自汉代以来两千多年的办学历史,想到的是文翁的勤勉、王维的吟咏、杜甫的情怀、李调元的文采,还有郭沫若的诗歌,李?氯说男∷担?豕馄淼囊衾帧??饩褪侨烁秤栊C?阅诤??/P>
名校之名不是来自校名,而是源于校史。校名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蕴含着学校的历史传统(老校),或寄托着办学者的教育追求(新校)。“贵阳野鸭中学”其名看似很土,但人家“土”出了文化内涵,因而毫不自卑。如果没有文化内涵,你就是取名(改名)叫“卢浮宫中学”“秦始皇小学”都没用。请问那些热衷于在校名上傍名校、攀高枝、追洋气、赶时髦的校长,你的文化自信在哪里?
燕 农:高校频繁更名背后的功利2014-05-19 |
采桑子:大学改名游戏已经过时了2014-06-20 |
耿银平:办好大学别靠改名2014-07-08 |
大学争名潮折射“怕吃亏”心态2015-07-14 |
邓海建:改名有风险,高校须谨慎2015-09-15 |
姚跃林:学校为改革而改革就是折腾2015-12-08 |
谢庆富:高校不能整天忙着改名字2016-01-19 |
高校不能整天忙着改名字2016-01-22 |
高校更名风波不断的背后2016-01-28 |
“泸医更名风波”击中缺少规范程序软肋2016-01-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