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塑胶体育场本来是学生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场所,但“毒跑道”却使其成为了危害学生健康的源头。“毒跑道”之恶,首先在于给学生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冲击着人们对校园安全的信心。同时,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危害了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让那些做跑道的优质企业受到损害。
“毒跑道”事件有多重原因。业主、建设单位缺乏对行业的了解,在招标环节盲目造低价,而厂家为了中标则无底线压低价格,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违规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以降低成本;在生产环节,则充斥着一些无资质的无良生产商;进入验收环节,相关检测又形同虚设,甚至可以“给红包就过”。究其根源,不仅仅是利益诱惑面前道德底线的全面失守,也与国家标准落后、不够细化有很大关系。
我国目前实施的塑胶跑道国家标准缺乏强制性,检测指标不全面,缺少对氯化物、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规定,对在暴晒等情况下跑道上方的空气质量的关注也明显不够。这就给“毒跑道”顺利通过验收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更新“国标”,给塑胶跑道建设划定一道清晰、严格、科学的红线,使跑道建设的各个流程都在一个可以控制的框架内进行,也就成为了各方呼吁的焦点。
在上海“史上最严”跑道标准实施之前,各地也陆续出台了跑道的“省标”“市标”,很多方面值得“国标”制定者借鉴。比如,今年5月份实施的深圳“市标”则将检测范围从国标中的7种有害物质扩大到了15种,而且不仅关注成品的性能指标,还对材料、施工质量、监理和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与目前的“国标”相比,这些地方标准不仅更严苛,而且考虑得也更加周密,有利于最大程度减少跑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所以,在“国标”更新之前,各地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省标”“市标”的做法,值得鼓励和推广。这些地方标准不仅能够在“国标”更新之前承担起规范塑胶跑道建设,保障跑道安全、学生健康的重任,还可以为新“国标”的出台提供经验借鉴,并推动新“国标”的加快完善。
当然,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是一回事,这套标准是否能够严格实施又是另一回事。一纸“新国标”并不能让我们彻底告别“毒跑道”,如果做不好过程控制,有关部门不能各尽其责,那么再严苛的跑道标准,也可能不过是废纸一张。
人民日报:更加注重严格要求2014-01-18 |
铁腕减排应成环境治理“新常态”2014-11-14 |
李 艺:对照“三严三实”这面镜子坦诚回答 2015-03-24 |
“三严三实”:让人民群众当“评委”2015-05-12 |
王红波:用“严”和“实”撑起大业绩2015-07-27 |
瑜 愚:践行“三严三实”还需抓小抓细2015-10-08 |
新华网:如何成为“卢玉宝式”的干部2015-11-23 |
罚款之外更需配套到位2016-03-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