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整治“校园贷”乱象
郭立场
//www.auribault.com
2016-07-25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 | 更多 |
“无需担保、无需抵押、当日放款……”在一些大学校园里,类似的信息充斥在微信朋友圈、QQ群和校园论坛里。借贷公司通过发小广告的方式,向在校大学生提供贷款。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甚至两三万元。借贷公司以“不再开口跟别人借钱,保全了面子,得到了钱”,向大学生抛下诱饵。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分期消费模式在大学生间广泛流行,助推了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面对巨大的消费市场,各种消费金融公司、分期平台、电商等争相布局,据报道,国内大大小小的大学生贷款平台超过100家。然而,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不良影响。
说到底,校园不良网贷平台,是钻了金融监管的空子,相关部门应该在监管层面有所动作,将具有欺诈性、不合规、有隐患的校园贷产品剔除出去,保持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除此之外,家长和教育部门也要及时关注,不让学生掉进不良借贷平台编织的“陷阱”。就家长而言,要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孩子健康的理财理念;对学校来说,要开设专门课程培养学生的“财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财富观和消费观。学生自身更要合理控制消费,拒绝高消费、超前消费,养成量入为出的好习惯。
只有创新并规范相应的理财产品,才能让不良的“校园贷”无所遁形。
编辑:张苇柠
邓辉林:高大上的汽车4S店要名副其实2014-07-18 |
余祖欣:防遏军训乱象严规也要严落实2015-08-13 |
“电信血拼”别污染了校园2016-01-29 |
莫让“电信血拼”污染校园2016-03-02 |
宁静校园经不起脱缰网贷的野蛮冲撞2016-03-16 |
根治校园欺凌更需对症下药2016-05-10 |
防治校园欺凌不能只靠“突击式运动“2016-05-10 |
听你说2016-06-02 |
以培训之名行圈钱之实凸显监管乏力2016-06-24 |
以培训之名行圈钱之实凸显监管乏力2016-06-24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