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高校贫困生认定不能陷入“套路”
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www.auribault.com 2016-09-22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那些真的贫困生,会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那些假的贫困生,即便能够提交家庭“贫困”的证明,日常生活也会做出与贫困生身份不符的举动。关键是高校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进行长期观察,是不是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了然于心。

  小刘是西安思源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今年他在陕北老家进行贫困生建档立卡登记后,按规定可以申请6000元助学金生活补助。暑假他持《高等学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情况证明表》在老家村里盖了章,回到学校审批时,却被学校以“购买笔记本电脑不算贫困生”为由,不给发补助款。

  高校贫困生认定很容易陷入“套路”。西安思源学院以小刘有笔记本电脑为由取消其贫困生资格,就是这样的“套路”——按照学生是否拥有某些物品,对学生的贫困生资格进行认定。如此认定的好处是,标准非常清楚,一目了然,学生有了哪些不该有的东西,就不能享有贫困生资助。但如此认定也容易产生问题,比如小刘的专业学习离不开笔记本电脑,而且他的笔记本价格并不高,仅仅因为有这个笔记本,小刘就失去了贫困生的资格,这样的认定貌似维护了公平公正,其实却损害了个体的权益。

  这样的“套路”还有很多,比如按照学生提交的家庭收入证明或贫困证明,来评定学生是否是贫困生。其实,有一些证明并不是真实的,如果学生能够找到人,开一个低收入证明或贫困家庭证明并不难。这就为学校的贫困生评定增加了难度。不少学校的做法是“睁一只眼闭一眼”,默认所有提交的证明都是真实的,并按照这些证明评定贫困生,结果一些并不贫困的学生获得了资助,另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如实填写了收入,却反而落选。这种不把关的做法虽然有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逆淘汰”。

  于是,另一些“套路”应运而生。有的学校以公开演讲的方式来评选贫困生,那些想要获得助学金的学生,必须登台介绍自己的贫困情况,一些隐私性的信息也要公开披露,全班学生根据他/她的演讲进行投票,以票数决定谁是贫困生。如此评选好像是把权力交给学生,以一种民主的方式进行评定,但其伴随的危险是,伤害了贫困生的自尊,也可能导致投票权的滥用——有的学生未必客观投票,他们可能把票投给关系更近的同学。最终,应该获得补助的学生未必能够如愿,同时却承担了一次裸露隐私的压力。

  谁能成为助学金的资助对象?在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看来,应该是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但实际上,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品质,还是贫困生的身份,抑或是生活的处境,其认定都不应该是一次性的,都不应该是僵化的,而应该有一个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长时段的观察,以判定其是否需要获得资助。那些真的贫困生,会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前提是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同学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那些假的贫困生,即便能够提交家庭“贫困”的证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做出与贫困生身份不符的举动。所有这些的关键是,高校管理者、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进行长期观察,是不是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了然于心。

  目前,一些高校的管理流于“套路”——虽然也有相应的制度,但对于制度是否存在漏洞以及制度执行是否会走样,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并不很在意。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思维支配下,认定贫困生就表现为一次性认定,表现为僵化的一刀切——只要拿出相关证明,就可以获得资助,只要违反了相关规定,就必须取消资格。至于每个个体背后有怎样的不同,以及材料上是否有弄虚作假,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并不关心,也缺乏足够的耐心。

  这就是高校贫困生认定陷入“套路”的真正原因——管理者没把贫困生当成需要给予人性关怀的具体的个人,而是把贫困生理解成一个抽象的、可以用标准来简单划分的群体。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必须纠正的错误,因为它会影响到学生对公平公正的理解,会影响到贫困生的实际权益。只有以个体思维审视贫困生的评定,才能意识到“套路”的局限和一次性、一刀切评定的弊端,才能把贫困生真正当成需要关注、关心、关照的个体。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