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全民“信科学”才能实现创新强国目标
范荣
//www.auribault.com 2016-09-21 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破土而出的幼苗,那么科学普及就是其不可或缺的生长环境。搞好科普,关键要解决“信科学”的问题。当下,相较于科学知识的普及,逐渐培养民众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强化其运用科学辨别、判断事物的能力尤显重要。唯有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科学普及,为创新创造广阔深厚的土壤,我们才能顺利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国家的华丽转型。

  9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时强调,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科普工作、激发创新热情,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中央突出强调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个民族是否真正热爱和理解科学,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如果说科技创新是破土而出的幼苗,那么科学普及就是其不可或缺的生长环境。创新的种子,不可能在科普水平极低的情况下萌发和生长,必然要以一定的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为依托。历史上,工业革命之所以始于18世纪中期的欧洲,有人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时的欧洲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加快,人们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科普,培育好公众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肥沃土壤,科技创新之林才能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1956年10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1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普积极分子。随后,参与科普创作成了一种“时尚”,连华罗庚、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都积极投身其中。在这样的氛围下,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心完成一套科普丛书,全面地向少年儿童传达最基础的科学知识,如是便诞生了日后风靡全国、家喻户晓的《十万个为什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几乎都可从中得到答案,这本“宝典”也因此被喻为青少年科学启蒙的灯塔。这其实是新中国重视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持续不断的工作推进下,我们也日渐收到实效。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进一步缩小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样的进步,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再谈科普,旨在进一步夯实民众的科学素养根基,关键一环在于解决“信科学”的问题。当下,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海量信息纷繁庞杂,知识获取渠道多样,相较于科学知识的普及,逐渐培养民众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强化其运用科学辨别、判断事物的能力尤显重要。有人说,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独立思考的民族是非常弱不禁“风”的。一有风吹,就会“草木皆兵”;一听风声,就会“暴风骤雨”。再浅薄的忽悠,再无知的谣言,都能让人深信不疑。一段时间以来,生活中,种种伪科学谣言、鬼神之论不时泛起;一些人,包括不少领导干部迷信鬼神,打卦、算命、看风水不亦乐乎……如此种种,无不鉴照出公民科学素养亟待提升的现实。要让公众在各种伪科学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科普首当其冲。

  引导大家信科学,科普工作要接地气。在这方面,我们现在的不少科普活动的确存在能力不足、不得其法的问题。有的科技展览虽然下了大力气,但动不动就请出恐龙化石回顾史前文明,或以趣味互动玩“小孩子把戏”,或以高端技术吸引眼球,大多缺少讲解、徒有形式、忽略内核,让人不明所以。如此一来,这表面的科普就容易流于碎片化、神秘化、猎奇化,无益于让参展的公众真正走近、理解科学,效果自然相当有限。要跟得上时代需求,就不妨在做法上注重增加公众的参与意识与动手能力,也不妨在内容上多些最新前沿科技的追踪与介绍,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仰望星空”的想象力。总之,科普还须扣百姓关注的点、说百姓听得懂的话、普百姓用得到的理儿,这比单纯强调趣味、炫技有用得多。

  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尤为关键。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普及是构成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唯有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科学普及,为创新创造广阔深厚的土壤,我们才能顺利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国家的华丽转型。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