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
张海迪
//www.auribault.com 2017-03-14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加快发展残疾人康复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是基本民生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实名制调查,全国有1300多万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反映需要康复服务。另据测算,约1.3亿慢性病患者有医疗康复需求,约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有康复需求。发展康复事业,逐步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等的康复需求,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当前,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康复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康复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康复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按照国际康复治疗师配备标准30人/10万人推算,全国约需康复治疗师近40万人。但是目前,我国康复医疗专业人员只有不到两万人。我国开办康复治疗专业的大学本科院校只有75所,专科院校158所,每年毕业生总数仅约8000人,而且超过七成为专科学历。二是康复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康复机构的业务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低、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低、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总体较低,甚至在某些康复服务机构中,出现非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倒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康复服务的提供及康复事业的发展。三是学科与专业建设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康复治疗专业都普遍开设有较为成熟的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体系相比,我国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的硕士招生单位仅有34个,博士招生单位仅有9个,而且康复医学各层次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条件等缺乏规范标准,存在标准杂、资源散、层次低等问题。

  2017年2月,国务院颁布《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明确要求: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相关专业或者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建议采取五个方面的举措,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康复事业发展:

  一是加快建设中国康复大学。康复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工作。高素质、复合型的康复专业人才,需要专门的大学来培养。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康复大学”。建议加快中国康复大学建设,这是引领康复人才培养和康复学科建设的“龙头”。

  二是建立完善康复人才培养体系。要突出社会需求导向,加强人才需求预测,统筹康复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培养层次、招生规模等,纵向形成完整的康复专业学历教育体系,横向构建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在职教育等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构建康复教育标准体系。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教育的核心。康复人才的教育不能盲目无序地扩大,要在硬件设施、师资人员方面严格准入,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严格规范。要构建教育层次标准,使各层次的教育都有标准可循。要构建专科培训标准,在脑血管疾病、心肺疾病等常见专科疾病康复培训上统一标准。要构建质量监管标准,做好执业资质认定和动态跟踪监管,把好康复人才的“进口”和“出口”,提高康复人才的质量。

  四是建立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网络。疾病谱的变化要求康复行业越来越专科化、精细化。康复人才要满足多元化的需求,需要建立康复医学与康复治疗学亚专科培养模式,既培养全科人才也要培养专科人才。另外,根据国家分级诊疗的要求,要形成分层康复治疗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综合医院康复科、大型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居家康复服务机构之间无缝衔接。

  五是培养康复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国际水平的学科前沿人才引进与培养,尽快培养一批站在康复行业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物,充分发挥其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