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个别科研人员的造假,损及的更多是个人的声誉;集中撤稿的出现,则暴露出科研的某种风气。这种风气就是论文崇拜引起的普遍浮躁。论文造假者多是缺少自律者,真正把科研视为生命,冷板凳一坐十年的学者是不屑于论文作假的。但是,当被集中撤稿者以群体的形式出现时,我们就应该追问:为何有这么多人缺少基本的自律?要知道,对于科研来说,数据成果不造假、不抄袭剽窃科研成果,不委托代写代发论文,可都是基本的常识。一定有外在的原因和直接的诱惑,让很多科研学者丧失了常识的判断力,丧失了坚守底线的淡定和从容。
这个外在原因和直接诱惑就是论文崇拜。论文是科研的集中成果,也是对科研水平的直接评价。所以,高质量的论文是重要的,尤其是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的论文。从学术的层面看,这种发表是一种科研突破的宣示,有助于确立个人在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从研究的层面看,这种发表是一种科研范围的划定,等同于圈定了个人的研究重点和领域。因此,论文发表当然需要鼓励,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需要加大鼓励。只是,在评价和鼓励论文时,不能陷入论文崇拜之中——认为论文就是科研能力的唯一证明,把论文的发表和奖励、职称、科研全面地挂起钩,进而“一文遮百丑,一文定全部”。
这种论文崇拜可能简化为论文发表平台的崇拜。如果,论文是真才实学的结晶,那么崇拜论文的结果最多就是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发展,让科研窄化。而当论文崇拜发展到论文平台崇拜时,人们所谓的论文崇拜就已经简化为对期刊平台的膜拜。在平台崇拜的思维下,凡是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都是重要的论文,没有发表的就是缺少科研含金量的成果,凡是发表在更重要期刊上的论文都是更好的成果,即便这样的发表背后隐藏着种种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当论文崇拜发展至论文平台崇拜时,僵化的思维就会产生,功利的意识就会生成,科研者最在意的不再是论文质量,而是论文是否能够发表——在更高级别刊物上发表。
论文重要,但如何合理评价科研成果更重要;权威期刊重要,但如何规范地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更重要。尤其是,学科不同,评价标准各异,不该以国际期刊和权威期刊的发表,作为唯一评价指标。“集中撤稿”就是对于中国学术界的一次及时提醒:科研自律需要坚守,科研规矩需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论文崇拜不该强化、不能畸形,不能把科研等同于论文,不能把期刊级别等同于论文质量。只有矫正了畸形的论文崇拜,不择手段谋求发表的现象才能好转,集中撤稿的尴尬才不会再次上演。
涵 今:质疑《舌尖》煽情不是无聊是提醒2014-05-13 |
张田勘:《舌尖2》疑似造假该不该计较2014-05-16 |
中国青年报:不向前走,就不能轻言成功或失败2014-07-09 |
程振伟:王思聪出镜,真正的主角其实是BB...2015-08-28 |
按能打仗打胜仗要求阔步前行2016-01-14 |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新机制2016-03-31 |
消除号贩子不能全凭市场原则2016-05-05 |
看完《黑镜3》,你给它打分了吗?2016-10-28 |
论文集体被撤责任还得自己负2017-04-24 |
平台不能总靠《鬼吹灯》衍生的劣质IP挣钱2017-07-0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