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为先 博施济众-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使命为先 博施济众

陈玉国
2020-04-01 10:25:03  来源: 光明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先后派出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共150人。医疗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医护、精准施策,拿出“齐鲁方案”、制定了“齐鲁标准”,发扬“齐鲁精神”,贡献“齐鲁力量”。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齐鲁医院人心系天下、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和广智求真、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疫情暴发初期,医院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高度重视、及时研判、精心组织,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全院医务员工全力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全院所有的党支部,2000余名职工递交了请战书。“我是党员我请战”“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最嘹亮的口号。目前,已派出的四批150名援鄂医疗队员中,共产党员达55人,更多的共产党员因为前方专业需求暂时只能加入预备队,时刻准备着投身战场。抗疫期间,医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走在前,做表率、勇担当,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始建于1890年,迄今已有130年历史,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百年名院之一。130年来,齐鲁医院人心怀天下,始终将自身责任与担当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初心和誓言,展现了医者仁心、护佑大众健康的决心。1911-1912年,东三省肺鼠疫大流行,我们积极抗疫;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没有退缩,经历了生死考验;自1951-1953年,医院先后组织五批抗美援朝医疗队,分赴朝鲜前线和国内各地的后方医院;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医院组建了一行16人医疗队第一时间奔赴唐山抢救受伤灾民;2008年汶川地震中,医院先后组建了三批医疗救援队,奔赴一线,医疗队队员经受住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1998年抗洪救灾,2003年抗击“非典”,援外、援疆、援藏等祖国需要的时刻,都留下齐鲁医院人奋力拼搏的身影。

  齐鲁医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将这种创新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自进入病区以来,大家争分夺秒,商讨对策,精准施救,在国家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提出“齐鲁方案”,推出“齐鲁标准”。援鄂医疗队工作中的亮点,恰恰是我们探索和创新精神的最好印证。

  创新的背后,体现出医院贯彻落实学科强院和人才兴院战略,全面提升医疗技术和学术水平的不懈努力。医院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打造高水平学科集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育结合,不断拓宽引才引智渠道;创新科研管理机制,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加强教学长效机制建设,医教协同,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深化培训质量和内涵建设,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大力推进医院国际化等措施强化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已经初步得到遏制。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考察时指出“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同时强调务必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总书记的讲话激励着前线的每一位医疗队员,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共和国的白衣战士,将牢记总书记的教导,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守初心,不辱使命,以驰骋疆场三百回,舍身战疫终不悔的豪迈和勇气,不获全胜,绝不下战场。

   (作者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7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次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挑战,只有携手应对,众志成城,方能化危为机,共创美好未来。

  • 中工时评:借口疫情严重搞就业歧视,绝不容许!

    疫情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短期的,但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则是永恒的。某些地方和企业以疫情严重为借口做出就业歧视的荒唐行为,从小我方面而言是过度的应急反应;从大我方面而言,是损害战“疫”大局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失德违法行为。对此,有关各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迅速纠正,严肃查处。

  • 中工时评:积极有序推进抗疫一线职工疗休养

    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援汉医疗队开始回撤,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交通卡口和防疫检查站陆续撤销,不少景点有条件恢复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工会也开始恢复本年度的职工疗休养计划,例如杭州市总工会组织100名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职工走进余杭大径山开展疗养。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人物

  • 这个叫梅西的小伙值得被我们记住

    他叫梅西,不过他的战场不是绿茵草地,而是疫情下武汉的建筑工地。武汉封城第5天,他选择逆行南下进江城,60天里参与建了7座抗疫医院,包括众多网友“云监工”的雷神山医院。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迟象阳:再次出征,要成为女儿的榜样

    在军事医学专家组,只要提起她,大家会不约而同想到那双笑意盈盈的眼睛。“虽然口罩挡住了她的笑脸,但那双眼睛依然向战友们传递着温暖和力量。”专家组成员董韵竹说。

  • 学学马布里遵纪守法

    近日,球星马布里发微博表示结束14天居家隔离,“居委会的姐姐们夸我表现优秀。”老马的认真自觉,赢得网友一片点赞。

  • 致敬“热血建设者”

    “加班加点,尽一个普通人的义务”“齐心协力建好医院,早日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救治环境”“赶快建好医院,把病毒打跑”……这是火神山医院建设者们的心声,也是无数人的朴素愿望。如今,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患者在这里得到了妥善治疗,从跑赢时间到战胜病魔,我们仍需并肩战斗。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