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纵深发展-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纵深发展

盛朝迅
2020-04-20 10:00:35  来源: 人民日报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数字化的研发、生产、交换、消费成为主流,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病毒溯源、患者追踪、疫苗新药研发等防控工作,以及无人生产、远程运维、居家办公等在线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该更加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稳增长、促转型、育动能中的作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向纵深发展。

  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稳住制造业基本盘。从实践看,信息技术在加快复工复产、顺畅产业链运行、稳定制造业供应链等方面大有可为。例如,浙江一家工业互联网公司宣布永久免费开放企业疫情管理SaaS云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人员返工管理、人员体温、隔离天数等系统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服务;又如,安徽推广远程生产管理系统应用,支持远程智能运维和预测性维修服务,解决制造过程中设备维修巡检、技术支持、车间实训等难题。做好生产协同和风险预警,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广阔空间,不仅能有力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而且能确保国内产业供应链顺畅运行。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应该看到,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不同,“新基建”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支撑平台和基础设施,而且呈现出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其中的一些新型基础设施,自身就是一个大产业,既能孵化出更多创新与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融合化、高端化发展,又有可能被培育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采取更多市场化办法,坚持企业主体、效益优先、集约高效、适度超前、绿色智能、安全可靠,加快“新基建”布局,就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

  当前,我国在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已经占据一席之地,产业规模体量全球领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的空间仍然很大。下一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应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变。一方面,继续突出新技术供给和新产业发展,做强集成电路等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产业,强化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5G移动通信等技术攻关,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另一方面,要强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生产、流通、分配等经济活动的改造,支持建设若干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数字化的研发、生产、交换、消费成为主流,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随着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只要进一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我们就一定能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创新带动转型,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摘牌“和谐劳动关系”不达标企业,也是一种积极作为

    今天的《工人日报》二版头条报道,近日,2019年“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名单对外公布,2287家企业上榜。同时,因复审未达标,19家企业被取消了“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的招牌。

  • 中工时评:努力发挥好工会消费券的“乘数效应”

    工会消费券的发放,对于提振消费信心是明显的,工会会员数量庞大,消费的规模效应显著。另外,工会会员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消费券不仅能最大程度地覆盖到职工群体,其使用的范围也更为广阔。

  • 中工时评:瑞幸造假给资本市场上了一堂警示课

    曝财务造假22亿元人民币后的一周时间,瑞幸引发的资本市场“余震”不断。在“全球最快IPO公司”的光环下,这家咖啡公司的造假事件迅速成为广泛关注的公众事件。在舆论的放大镜下,做空机构、相关中介机构,甚至一款相对冷门的保险——董责险(董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都被迫“出圈”。

  • 中工时评:让更多优秀工人走上劳动教育课讲台

    根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并且“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并且培养出“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