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触网”彰显为民情怀-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科学家“触网”彰显为民情怀

唐芳
2020-05-12 09:00:18  来源: 科技日报

  5月10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在广州参与某平台电商直播,短短半小时内卖出4万斤岭南荔枝。赵春江院士同时也是广东众多农村科技特派员中的一员,直播中,他不仅现场做了一道荔枝苦瓜凉拌菜,还为荔枝产业数字化发展出谋划策,吸引百万网友观看,被亲切地称为“荔枝院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类网络平台迅速发展,为非常时期的信息沟通搭建了桥梁。科学家们也积极“触网”,从疫情严峻期间通过网络平台发声解疑答惑,到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参与直播助农带货等,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把科技知识带到千家万户。

  为人民“触网”,疫情防控显担当。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科学家的专业判断和权威解读变得至关重要。通过网络平台,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一线科学家和医生第一时间解疑答惑,介绍病毒致病机理及有效防范措施,把实验室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大众。从“改造方舱医院应收尽收”“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到“别让孩子早上喝粥”,事无巨细,关心备至,用科学精神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给居家隔离的人们送去关怀和希望。

  为科普“触网”,让高冷科学有温度。科学从来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就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触网”,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浅出,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提高了科学素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卢静,以“吃鱼头泡饼拼鱼骨”的方式,通过短视频平台向网友科普古生物知识。浏览量累计达7000万次,点赞300万次。高冷的古脊椎学科知识走上了餐桌,也让卢静体验了一把“网红”科学家的滋味。

  为实用“触网”,让顶尖科学接地气。今年4月份, 一心“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变身主播,推介当地刚丰收的冬季马铃薯,并讲解马铃薯育种知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出象牙塔,零距离科普,把科学带到田间地头,科学再也不只是实验室里的数据、论文里的图表,而是可以看得见的变化和收获。

  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搞科研,能唱响阳春白雪;做“网红”,也能走近普罗大众。科学家掌握的知识是全民的财富。科学家“触网”,让看似“遥不可及”“高大上”的科学知识,穿越屏幕抵达千千万万人心中,也彰显出科学家本人的一腔为民情怀。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