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为大学生就业带来广阔空间-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新职业为大学生就业带来广阔空间

郭立场
2020-05-13 11:07:3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上海“五五购物节”掀起了全新的消费风潮。大数据显示,新兴玩乐消费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异军突起,订单涨幅达249%,位列全国第一。记者注意到,上海新兴玩乐消费崛起的背后,是一群年轻的新兴职业从业者。他们大多处于大学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状态,密室规划师、自习室老板、整理收纳师等新职业为处于择业期的青年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

  近年来,伴随经济转型升级与社会治理变革,新行业、新业态带动新岗位、新职业需求的变化。这些青春、时尚的新职业大多来自比较新兴和热门的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激发经济活力新引擎,还吸引更多青年尝试体验新消费模式,为更多人就业打开了新思路、新空间。某种意义上说,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社会分工的细化,进而催生更多的新兴职业,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新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越来越多的职业正朝着个性化、定制化、弹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系列新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正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发展的鲜活注脚,为新职业的出现提供了无限可能和广阔空间,从而催生了大量新就业形态。而不断涌现的新职业,为更多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也激发了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潜能。

  新职业总能引发关注,主要是因为其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后劲。可以预计,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迭代,更多贴近社会需求的新职业将大量涌现。新职业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就业难度不会因此而降低。大学生要顺应就业方式的变化,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立足自身实际主动学习,加快提升职业新技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选择职业,以长远的目光谋划未来发展。求职成功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能对自我进行深入分析,对职业环境进行科学研判,并把个人职业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选准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

  新职业也对人才培养教育、就业服务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在大学生就业的帮扶思路上,既要积极做好外部帮扶,也应将施策重点转向学生的素质提升。高校应按照战略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大力培育面向社会需求的未来人才。与此同时,主动对接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行业转化,开发优质课程资源,了解并服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精确掌握其求职动态、求职需求和就业进展,为学生就业提供“私人订制”的指导服务。

  新职业带来新的工作方式和劳动关系的普及,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尽快转变传统观念,及时调整相关体制机制配套。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科学研判新兴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和数量规模。对人事管理部门来说,要及时审定新职业,制定新职业标准,完善劳动力市场,引导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还要强化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人力资源培训企业的发展,增强人们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此外,政府监管也应给予新行业、新业态等新生事物更多空间。

  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困难的程度,但无论经济形势对于就业环境产生多么不利的影响,都应该理性应对,并认识到其不会针对某一个个体。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困境的症结在于个体本身,而不全是市场因素。历年就业形势都很严峻复杂,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都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但优秀的毕业生往往迎难而上,以积极的准备来化危为机。上海新兴玩乐消费催生出一群年轻的新兴职业从业者,再次验证了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所有困难都是暂时的,大学生应辩证地看待挫折,以乐观的态度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使逆境成为人生的财富而非发展的包袱。只要不畏困难、迎难而上、负重前行,就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作者系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应对“招而不聘”的用工寒冬需做好“两个准备”

    “招而不聘”纸面上招工、“休眠式”生产熬冬、保守性储员、普遍降薪、裁员减负……据最新一期《?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粤、闽、辽、豫、湘等多地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各国失业率飙升,我国经济虽然已率先复苏,但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多地企业仍面临生产困境,用工意愿和规模下降,求职难度加大。

  • 中工时评:签约何须仪式!

    这两天,《半月谈》的一篇题为《一个项目签3遍,复工复产像表演?》的批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 中工时评:拒绝加班就必须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法院一个有关加班争议的司法裁决视频上了热搜,也成为劳动法学界关注的热点。

  • 中工时评:让优秀工人也可以走上领导岗位

    4月23日,四川宜宾市委组织部发布公告,面向优秀农民工公开选拔10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其中7个是副镇长,3个是副乡长,选拔对象为“返乡任村党组织书记的优秀农民工”,对学历、村干部任职时间、外出务工时间、户籍地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