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东方电气邹磊:脱贫攻坚央企担当 制造强国科研先行-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对话东方电气邹磊:脱贫攻坚央企担当 制造强国科研先行

2020-05-22 10:13:10  来源: 国资小新

  2020年全国“两会”,中央网信办网评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央企业媒体联盟联合推出“对话新国企·大道康庄”、“对话新国企·一线心声”系列融媒体访谈,邀请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国企两会代表委员,聚焦决胜全面小康,纵论国资央企改革发展新举措、新作为。

  “对话新国企·大道康庄”融媒体访谈第二场,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畅谈脱贫攻坚央企担当和制造强国科研先行。

  五位一体 真情扶贫

  邹磊总结了东方电气脱贫攻坚相关工作的五个方面:

  第一,产业扶贫。东方电气在凉山州布局了风电制造产业园,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为当地贡献了近亿元税收,解决了近百人就业。针对昭觉县当地资源,新建了苦荞茶厂;为乌金猪、乌金鸡等当地绿色畜牧产品兴办了畜牧加工厂、冷冻厂。通过扶贫产业,既让土地上的传统农作物有了销路,同时通过深加工产生了增值,带动了就业。

  第二,教育扶贫。东方电气先后投资700万新建了十个幼教点。昭觉县90%多都是彝族人,幼教点解决了当地彝族小孩上学的问题。同时,东方电气与北师大党委建立联系,对幼教教师进行培训并编写教材。东方电气不仅建了校舍,还做了软件,真正地把教育扶贫做到底,建立了奖学金、助学金,投入几百万元,对学习业绩突出的孩子和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民生扶贫。东方电气为农村修建太阳能光伏路灯,为贫困户购买了炉具、桌椅、餐具等生活用品,解决村民们没有消费能力的问题。东方电气还修建道路,将一些断头路及时连通。

  第四,就业扶贫。要想做到就业扶贫,首先要对村民务工人员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技能,让其能够在东方电气下属或社会实现就业。东方电气已吸纳昭觉县160人到企业就业,每一个人就业,就解决了一个贫困户家庭脱贫的问题。

  第五,党建扶贫。东方电气着重强调结对共建、引领示范。东方电气党员自愿捐献了近60万元,用于党建扶贫。集团所属15个企业党委下设的党支部,都和昭觉县的乡、村、贫困户建立了一帮一、结对子。通过定期帮扶,既解决了贫困户的生活需求,也进一步实现了“扶智”,增强贫困户自我生存的本领,解决扶贫的难点问题。

 战疫复工做好“四抓” 首季度经营业绩不降反升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东方电气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四抓”来保证东方电气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一,抓发动。通过成立领导小组、疫情防控办公室,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东方电气提出的口号是战疫情、保生产、强党建、促发展。东方电气从一开始就立足于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借危机抓机遇,实现东方电气以退为进、逆势发展,东方电气党组制定了一个高目标,层层进行动员。

  第二,抓早启动、早开工。春节期间,东方电气面对国家的重大项目,面对用户的技术需求和海外订单的要求,从大年初二开始,对重点项目实施加班加点。到正月初五,东方电气加班加点的职工总数占到整个集团员工总数近20%以上。到2月10日,集团96%的员工实现了复工复产。到武汉疫情防控攻坚战胜利时,全集团的复工复产达到百分之百。通过抢抓机遇,早部署、早安排,东方电气实现了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第三,抓产业链。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东方电气具有产业链上的主导优势,站在产业链合作供应分包商的角度,积极解决他们在复产复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民营企业资金紧张,东方电气给予资金上的优先支付。东方电气也把支付方式变为现金支付,拉动、完善产业链,解决产业链上的难点问题。

  第四,抓痛点和堵点的问题。比如,东方电气钢材消耗非常大,东方电气利用企业自有运输物流公司的优势,主动到前线、到供应商那里去解决他们的痛点和堵点。针对海外备品备件供应商资源紧张的情况,东方电气提早在生产制造到运输等各个环节布局。企业首季实现开门红,销售收入不降反增,利润总额、净利润增长10%以上,发电机产品产量增长了85%。同时,东方电气新增生效订单也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加强创新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大而不强的特征明显。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路在何方?加强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

  邹磊认为,国企在产品的科研上需要加强创新,激发研究机构的活力;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加大对科技人员激励的力度;抓重点项目,解决关键核心技术。

  邹磊表示,把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做优做强,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东方电气同兄弟企业开展合作,推动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转型。围绕数字化车间,建立示范生产线,有的在疫情期间还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东方电气的数字化车间,在疫情期间进行了验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本也大大降低。

  邹磊称,按照中央补短板的要求,通过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转型来实现超越,东方电气初步尝到了甜头,例如,在50兆瓦燃机这个项目上,东方电气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为了缩小差距,东方电气坚持科技先行,历经七年投入,2019年整机空负荷试验一次成功,填补国内多项空白。通过这几年在科技研究领域的不断深挖,东方电气集团先后创造了两个世界第一,创造了四个中国第一。

 人事改革 为企业增动力添活力

  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企要“以人事、劳动和分配三者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三项制度改革,包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邹磊认为,国企深化改革,要按照市场化的需求,建立经营管理机制,为国企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应该解决三方面问题: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员工能进能出的问题; “大锅饭”的问题。

  邹磊表示,东方电气集团去年开始积极申请参加国家的“双百”改革试点,先后有两个企业进入到名单当中,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加快推进改革计划。通过任期制、契约化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推开,极大调动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1 2 共2页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 中工时评:应对“招而不聘”的用工寒冬需做好“两个准备”

    “招而不聘”纸面上招工、“休眠式”生产熬冬、保守性储员、普遍降薪、裁员减负……据最新一期《?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粤、闽、辽、豫、湘等多地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各国失业率飙升,我国经济虽然已率先复苏,但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多地企业仍面临生产困境,用工意愿和规模下降,求职难度加大。

  • 中工时评:签约何须仪式!

    这两天,《半月谈》的一篇题为《一个项目签3遍,复工复产像表演?》的批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