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父母对社会的责任-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教育孩子,是父母对社会的责任

高路
2020-05-28 09:10:40  来源: 钱江晚报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杭州钱塘新区一小区里十辆车子被划伤,警方经过调查后找到了作案者,他是年仅14岁的男孩小林(化名)。事后,小林的爷爷带着小林挨个向车主道歉,并积极赔偿损失。案件告破,背后的故事却让人心酸,原来小林的爸爸妈妈都去世了,他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都在工厂做工,三班倒,陪孩子的时间有限。

  小林的身世让人唏嘘,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精力有限,对他的管教也少了些。但至少在这件事上,爷爷尽到了家长的责任,并且给小林立了一个好榜样:做了错事要承担责任,勇于改正。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建议,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针对准备入小学的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

  不必纠结于“合格父母”上岗证这个说法,许洪玲的意思是希望大家学会做一个好父母。能不能做好父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虽然我们没办法给家长划定一个统一标准,但是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孩子成长,家长可以向什么方向努力,这是可以说清楚的。

  比如,幼儿期该如何教育,青春期该如何应对,这里面都有很多技巧性、专业性的知识,需要听专家、看书进行学习,有时也需要社会帮助和介入。但现实是,很多家长仓促上岗,“带病上岗”,让自己的问题成了孩子的问题。

  由此,举办家长课堂这事非常有意义,由社区组织公益性讲座或者学习课堂,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都是从为人子开始的,都知道小孩犯错的风险有多高,而成长之路上的不少错误源于家庭教育的错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不合格的老师,怎么能教出一个优秀的学生?

  在一个合格的家庭中,孩子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少一些成长的烦恼。而掌握并执行一定的育儿方法的家长,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助跑人,也是确保孩子身心健康的护佑人。

  原生家庭对孩子而言,最大的风险不是生活环境是否优越,而是父母亲的教化是否恰当。以身作则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划定底线和禁区,这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做的。可惜的是,不少家长真得学一学。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通过中国两会感受危难之际的信心和希望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两会的召开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在外媒看来,非常时期的中国两会虽有其特殊之处,但传递的仍然是中国保稳定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在危难之际愿做“及时雨”的大国担当。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