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潮评丨呵护下一代身心健康 让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地评线】潮评丨呵护下一代身心健康 让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

罗建华
2020-06-01 14:57:34  来源: 浙江在线

  今年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今年无烟日的主题为“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烟草烟雾对青少年的危害,遏制成人吸烟率的上升。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其中700多万人因直接使用烟草而死亡,约120万不吸烟的人因接触二手烟而死亡。在我国,每年因与吸烟有关疾病而致死的人数高达500多万人,而且随着吸烟年限的增长,发病率及致死率也会越高。可以说,吸烟危害健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青少年吸烟问题不容忽视,加强青少年控烟是控烟整体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成长期,身体各项机能都有待成熟完善,对外界环境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弱,他们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要比成人受到更大、更严重的侵扰和伤害。同时,吸烟会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还会导致青少年缺乏活力、免疫力降低,影响学习和工作。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吸烟率为6.9%,尝试吸烟率为19.9%,还有1.8亿儿童遭受二手烟的危害。如此,我们看到,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它就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寄托了人们希望下一代可以免受烟草伤害的美好愿望。

  青少年吸烟有个人心理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和叛逆性逐渐增强的时期,具有一定从众心理,对吸烟建立的长期慢性危害的认识还不够。同时由于烟草制品的极强的成瘾性,青少年一旦接触烟草,极易形成终身吸烟的陋习,成为长期烟民。研究显示,77.9%的当前吸烟者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另一方面,青少年所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不少成人吸烟的现象也对他们潜移默化的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大量研究显示,与父母不吸烟的孩子相比,父母吸烟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吸烟者,根据《2014年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69.8%现在吸烟的学生报告自己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是吸烟者。

  青少年关乎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已成为遏制我国吸烟者数量增长,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降低成人吸烟率工作的重要措施。目前青少年吸烟逐渐成低龄化的趋势,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成年后的吸烟量就越大,也越难戒断,所以管住青少年“第一口烟”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引导力度,将控烟知识进课堂、进课程,让青少年切实认识到吸烟对身体的伤害,使控烟、戒烟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主动培养不吸烟的良好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创建无烟政府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单位活动,推进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控烟的社会氛围。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通过中国两会感受危难之际的信心和希望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两会的召开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在外媒看来,非常时期的中国两会虽有其特殊之处,但传递的仍然是中国保稳定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在危难之际愿做“及时雨”的大国担当。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人物

  • 中国人的故事|人大代表王耕捷:山水不挡追梦铁路人

    云南铁路已从昔日全国路网的“边陲末梢”转变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铁路枢纽。见证这样历史性的变化,我很骄傲!

  • “复读改应届”的艺人,有关部门不妨去查查

    自从有了微博热搜,有的艺人是求之不得,而有的艺人是避之不及。近日,《声入人心》第一季出道选手仝某因为一场直播,猝不及防就“火”了,不仅登上热搜,还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他在直播中与粉丝聊起高考话题时,自曝当年自己心仪的一所大学不招“往届生”,于是他便通过一些方法,把自己变成了“应届生”。

  • 【你有多美】中国抗疫专家组为津巴布韦留下“拯救生命的礼物”

    中津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今年是两国建交40周年的重要年份。为帮助津巴布韦更好地应对疫情,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建、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选派的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于5月11日来到这个南部非洲国家过去两周里,这支“中国军团”里的12位专家驱车上千公里,与当地医护人员分享抗疫经验,向当地医疗机构提供防疫建议并捐赠医疗物资。

  •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航天“新生代”展现奔涌的青春能量

    五月的哈尔滨,丁香竞放。不久前,以紫丁香命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成立于2012年的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以卫星技术研究所为依托会集了100多位来自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等不同学科的追梦青年,他们胸怀理想、勇于追求、协同创新、集智攻关,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生代”接力者,他们向梦而行的执著身影展现着奔涌的青春力量,让人欣慰、令人鼓舞。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