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巨大银河系的关键一步-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认知巨大银河系的关键一步

桂从路
2020-06-03 08:33:01  来源: 人民日报

  【现象】银河系究竟长什么样?在中外科学家历经10多年科研攻关后,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又迈进了一大步。据不久前发表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美德三国天文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精确测量了位于银盘上近200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绘制出尺度约为10万光年见方的银河系结构图。这张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清晰展示了银河系是一个具有4条旋臂的棒旋星系,解决了“银河系究竟有几条旋臂”这个天文学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点评】

  当银河系以精确的结构图呈现在世人面前,科学进步不仅揭开了我们所居住星系的神秘面纱,也拓展了人类认知的边界。

  早在1785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赫歇尔就通过恒星记数的方法,第一次提出银河系是一个由亿万颗恒星组成的扁平系统。但受制于距离遥远和观测困难,这个扁平的恒星系统的内部结构一直没有人能弄清楚。直到21世纪初,中国、美国和德国的天文学家主导成立了由8个国家22位天文学家参加的“银河系棒和旋臂结构遗珍巡天”重大科学计划。通过十多年的观测和大量数据处理,最终得到了银河系旋臂的结构、太阳系的位置以及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速度。这一重大成果为研究银河系乃至星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观测依据。

  事实上,科学家绘制出迄今最精确银河系结构图,不仅是天文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重大突破。从中国古代提出“天圆地方说”,到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球体这一概念,从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带来思想变革,到近代天体物理研究突破太阳系,抵达更为遥远的宇宙深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突破既有知识瓶颈,提高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重塑着人与宇宙的关系。正因如此,此次绘制出银河系结构图,被不少人视为“人类继认识地球和太阳系后,跨入我们居住的巨大银河系的关键一步”。

  这些进步的取得,建立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之上,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装备”的先进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天文学的发展和成就。就拿这次中外科学家采用的“甚长基线干涉技术”来说,这种射电天文学测量方法,需要用多个射电望远镜同时观测一个天体,从而模拟成为一个大小相当于望远镜间最大间隔距离的巨型望远镜,倘若没有各国的通力合作,也是很难做到的。再如去年首张黑洞照片引发广泛关注,从西班牙到南美,从夏威夷到南极,正是全球200多位科学人员合作,将8个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联合起来,才实现了对黑洞的观测。可以说,我们向着宇宙探索的每一步,都集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也展现了人类的团结。

  不论是诗人笔下的赞叹,还是科幻作家的想象,中国自古以来都不缺少仰望星空的人。近年来,我国在宇宙探索上取得丰硕成果,也为世界天文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就在绘制出银河系结构图后不久,另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我国科研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与欧空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在银河系的猎户座星云附近发现一个新的移动星群,共包含206颗成员星。相信这样的成果还会不断涌现,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将不断提升,与世界共同探索浩渺苍穹。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