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周六的青岛市黄岛区新华书店,人头攒动,顾客盈门。读者从书架上找到自己中意的图书后,不是走向收款台,而是在一张写有“书店连接图书馆借阅处”标牌的办公桌前排起了长队。这是黄岛区新华书店实行国有实体书店变身永不闭馆的全民图书馆的有益尝试(据11月29日《新华网》)。
书店以销售书籍为生,图书馆以对外借阅为主,两家同属国有性质的文化企业,新华书店与图书馆进行无缝对接,人们不仅可以在新华书店购书,还可以在这里现场办理图书馆的“借书证”,直接从新华书店借阅自己所喜爱的新书,所借阅的书籍最后由图书馆“埋单”,并作为藏书继续对外借阅,这种极具创新的合作模式,既为广大读者节约了不菲的读书成本,也让图书馆的图书采购“自动”贴近读者,更让实体书店成了“永不闭馆”的全民图书馆,着实是时下国有实体书店与图书馆两者之间实现互补双赢的务实创新模式。
很多读书人都有体会,对新华书店不少自己十分喜爱的图书,有心购买,但不菲的价格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却让不少读者为之尴尬,而且这样的图书在购买阅读之后,也基本上就是“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尤其是在人员流动大的今天,许多喜爱读书的人都想用借书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但市区图书馆一是分布很少缺乏便利,二是很多新华书店出售的新书在图书馆里又很难寻到。将新华书店与图书馆进行无缝“链接”,利用新华书店分布广的优势,在市属任何一家新华书店里看到新书,出于收入可虑既可以购买又可以借阅,对于很多像报道中公交司机这样的读者,无疑是一个很实在的“福音”,让新华书店与图书馆“联姻”,对于推动全民阅读和提升群众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显然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在时下的网络时代,电子图书非但已经成为年轻一族的最爱,更对实体书店乃至实体图书馆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但也不能否认的是,依然有很多读者习惯并喜爱阅读的纸质实物书籍,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也逼迫实体书店和图书馆在经营模式上的创新,不断运用新思维进行有益探索和尝试。将国有书店与图书馆无缝对接变身为“全民图书馆”,是应对电子书籍和读物“来势汹汹”的一项有益尝试,对推动全民阅读所产生的社会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能否实现“永不关闭”,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显然,将新华书店与图书馆这样无缝对接之后,在让书店受益匪浅的同时,给图书馆形成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从数据中就可以看出,不到半年时间,从书店借出并有图书馆买单的新书就达4000多本价值12万余元。而且更可以看出,这些从书店被读者借出的新书,大部分只是满足小范围读者口味的新书,正如报道中读者薛师傅所言,他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但图书馆这样的新书却很少。可想而知,这些小范围读者喜欢的书籍变身图书馆收藏之后,不但借出的频率不会太大,更会增加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和成本投入。久而久之,很难保证可持续。
显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和全民阅读,将实行国有实体书店变身永不闭馆的全民图书馆,彰显出国有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但国有文化企业的本质也是“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缺少基本效益支撑也难以做到可持续。因此,如何将国有新华书店与国有图书馆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出国有文化企业的品牌和平台优势,在电子图书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让这种实体“全民图书馆”既能推动和促进全民阅读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又能通过新型模式的运营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永不闭馆”,这才是更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朱永华)
韩浩月:图书馆的精神气质比免费重要2011-02-11 |
王 琳:“最美书店”因何而美2012-02-28 |
胡乐乐: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需要循序渐进2012-04-09 |
全民阅读有多远2012-06-29 |
耿银平:为实体书店减免税赋是制度好心2013-07-16 |
朱永新:我们是否需要关于阅读的法律2013-08-13 |
吕 洪:书店的消失不应成为阅读的挽歌2014-05-08 |
路艳霞:推广全民阅读要走的路还长2015-03-20 |
蒋维祥:让“移动阅读”更具书香气2015-04-24 |
书店变成“阅览室”说明了什么?2008-10-0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