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年年春晚年年吐槽,在一个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和崇尚多元化的时代,吐槽早已成为春晚的常态,是春晚交响乐的有机组成部分。年夜的饺子和春晚,加上段子和吐槽,已然成为国人除旧迎新的新方式。然而,今年的情况却似乎颇有些不同。
猴年春晚还在进行当中,观众们就猴急猴急开始夹枪带棒地嘲讽。《难忘今宵》旋律响起之后,各路人马几乎空前一致地“一边倒”大吐槽:“有史以来最差的春晚”,甚至有人不无夸张地说:“今年的春晚导演为了大家抢红包也是拼了,连一分钟好看的节目都没安排”,真有点“不鄙视春晚不足以显示自身品位”的感觉。
然而,春晚结束后,导演吕逸涛接受采访时却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为我导演的这台春晚给100分!完美无缺!”对于观众的吐槽,吕逸涛则如是回应:“观众对我们支持,他才会来点赞或批评。好的建议我们可以吸纳,不好的建议我们可以置之不理……”次日,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点赞春晚,其中新闻联播声称“猴年春晚好评如潮,获点赞无数”。
一边倒吐槽VS一边倒点赞,民间舆论场和官方媒体何以如此截然不同呢?以笔者之见,关键就在于当春晚已成为家常菜之后,食客和厨师却依然不切实际地将之定位为令人食欲大动的大餐。固守这样的观念,品尝者当然觉得不够味,而殚精竭虑的打造者则沉醉于自己的精心烹饪……
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恐怕没有一台晚会,会像央视春晚这样夺人眼球。正因为万众聚焦,春晚遭受着难以承载之重,需要考虑年龄、地域、职业、喜好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怎一个“众口难调”了得。
随着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公众见多识广,欣赏水品早已今非昔比,在一个机不离身的“互联网+”时代,要想让埋头刷屏“笑点”极高的人抬起头来,做一个安安静静专注看春晚的品尝者,其难度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烹出一锅雅俗共赏、人见人爱的“春晚年夜饭”,其实就是在挑战不可能。所以,面对如潮般的抨击,我不想吐槽,因为我深知春晚不是一台普通的晚会。
明白了这一点,我便不再视春晚为“精神大餐”,而将之回归成一台“普通”的晚会。于是,围绕六小龄童要不要上春晚闹得不可开交之时,我就显得出奇冷静。除了谁上春晚这是导演的事儿之外,更重要的是觉得春晚就是一道除夕必备家常菜而已,无须耿耿于怀。如果精彩就看看,即便入不了法眼,也不妨图个喜庆热闹。
本着一颗平常心,我觉得猴年春晚的歌舞、杂技、魔术整体还不错。技亦灵怪的《直挂云帆》,憨态可掬、彰显中国智造的机器人舞蹈,变化莫测、令人目瞪口呆的魔术……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在歌舞类节目中支持率排名第一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在传统中融入流行元素,这种将现代摇滚乐与秦腔表演巧妙结合起来的艺术表现形式令人震撼,是现代性与传统性、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完美结合。秦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表演动作粗犷豪放,被称为“黄土地上的摇滚乐”。这酣畅淋漓的一声喊,具有震慑心灵、动人心魄之美,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现场感染力令人叹为观止。
相对而言,语言类节目则显得整体疲软。7个小品相声,整整占了1/5强,本应担负调节氛围,逗乐观众之重任,不料却集体沦陷,强烈期望被触发“笑点”的观众自然就失望之极,这也是猴年春晚饱受诟病的一大根源。
问题出在哪里呢?演技不可谓不给力,作品却普遍乏力,何也?一言以蔽之:脱离实际。看起来似乎取材于现实生活,实际上很多包袱都是为创作而创作,简直是在羞辱观众的智商和情感。苍白空洞的语言,牵强附会的情节,不近人情的虚构夸张,插科打诨式的搞怪耍宝……一向受人喜欢赞叹的小品相声,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值得引发深思。
燕山快笔2012-08-21 |
顾网闻之2013-03-26 |
南 文:应以包容心态直面民众的多元表达2013-05-28 |
陈 健:“折翅鸟”发奋能圆梦2013-06-28 |
袁云才:法定工时,地方不宜任意调整2013-07-22 |
京华时报:别小瞧“石头剪刀布制胜策略”2014-05-04 |
公务员薪酬限高提低?2014-06-23 |
动车上低价盒饭何以“藏着卖”2016-01-13 |
企业发年终奖应有“含心量”2016-01-14 |
千龙网:“掏粪论”透着不食人间烟火的单纯2010-03-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