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全民阅读关键在提升阅读质量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已是连续第三年。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正呈小幅上升趋势,但人均4.56本纸质图书、3.22本电子书的阅读量,远低于以色列、日本、法国等国家,不仅与我们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而且与中国人诗书继世的文化传统形成了极大反差,引起社会各界的忧虑。各级政府有责任为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提供更为充分的制度保障。
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年只读4种书,但这4种书是以《诗经》《左传》《论语》《红楼梦》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经典,或者任何四部当代经典,那么因为中国人阅读量太小而感到忧虑的人是否会少很多?
经典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积淀,阅读经典是提升阅读质量的捷径。《隋书·经籍志》说,经典是“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可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对于个体而言,阅读经典未必一定能有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作为一个滋润的过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的愿景终将成为现实。
中国老百姓过去有敬惜字纸的传统,进入现代社会,文字或者阅读的这种神圣感正在逐渐消解,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版变得容易了,书不像以往那么金贵了。中国现在每年出版40多万种纸质图书,规模空前,但其中真正能够浸润心灵、开启心智的图书数量仍然有限。面对琳琅满目的新书进行挑选时,人们往往首先感受到的既不是对知识的敬意,也不是“开卷有益”的喜悦,而是“这是一本好书吗?值得花费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读吗?”
近年来,全国很多媒体、图书馆、书店纷纷开展荐书活动,受到读者欢迎。在政府层面,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图书出版物的扶持和推介力度,让好书有更多机会走进读者视线,让优秀图书的作者、出版人既感受到荣誉感,也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要达到这一要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书阅读量是一个量化的指标,阅读质量的量化则困难得多。但应该相信,随着阅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阅读的量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自然也能达到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目的。
然 玉:立法促进阅读,应做的与不应做的2013-08-05 |
魏英杰:推动阅读宜多建图书馆少列书单2013-08-05 |
李大超:阅读社会离我们有多远?2013-08-05 |
全民阅读需要文化合力2013-08-06 |
涂启智:立法推动“高贵的坚持”2014-06-25 |
刘 颖:民间如何落实全民阅读?2015-03-16 |
经济日报:建设书香氤氲的文明社会2015-04-23 |
李 苑:上海书展的拒绝2015-08-21 |
蔡 辉:全民阅读重在质量2015-11-03 |
李小佳:驱动阅读战略,先把阅读当“生活”2015-11-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