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全民阅读关键在提升阅读质量
知津
//www.auribault.com 2016-03-14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全民阅读关键在提升阅读质量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已是连续第三年。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正呈小幅上升趋势,但人均4.56本纸质图书、3.22本电子书的阅读量,远低于以色列、日本、法国等国家,不仅与我们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而且与中国人诗书继世的文化传统形成了极大反差,引起社会各界的忧虑。各级政府有责任为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提供更为充分的制度保障。

  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年只读4种书,但这4种书是以《诗经》《左传》《论语》《红楼梦》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经典,或者任何四部当代经典,那么因为中国人阅读量太小而感到忧虑的人是否会少很多?

  经典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积淀,阅读经典是提升阅读质量的捷径。《隋书·经籍志》说,经典是“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可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对于个体而言,阅读经典未必一定能有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作为一个滋润的过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的愿景终将成为现实。

  中国老百姓过去有敬惜字纸的传统,进入现代社会,文字或者阅读的这种神圣感正在逐渐消解,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版变得容易了,书不像以往那么金贵了。中国现在每年出版40多万种纸质图书,规模空前,但其中真正能够浸润心灵、开启心智的图书数量仍然有限。面对琳琅满目的新书进行挑选时,人们往往首先感受到的既不是对知识的敬意,也不是“开卷有益”的喜悦,而是“这是一本好书吗?值得花费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读吗?”

  近年来,全国很多媒体、图书馆、书店纷纷开展荐书活动,受到读者欢迎。在政府层面,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图书出版物的扶持和推介力度,让好书有更多机会走进读者视线,让优秀图书的作者、出版人既感受到荣誉感,也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要达到这一要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书阅读量是一个量化的指标,阅读质量的量化则困难得多。但应该相信,随着阅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阅读的量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自然也能达到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目的。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