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一篇北大博士“破破的桥”写的、题为《北大博士:退朋友圈保智商》的文章“刷屏”微信朋友圈。在“鸡汤文”“标题党”和微商广告等“占领”朋友圈的今天,一些网友调侃“看朋友圈要交智商税”。专家表示,公众应提高媒介素养,达成朋友圈“共识”,实在不喜欢也可关闭该功能。(4月12日新华社)
有网友说,“微信朋友圈无非几种:炫富,晒美,炫旅游;微店,鸡汤,求投票”。有网友说,对“全世界震惊了”“是中国人就转”“马云哲学语录”“不要再吃这些了”已经无力吐槽……网友们对朋友圈这样的直观感受,是现实中很多人的共同心声:看朋友圈确实是双向检验智商。
在微信及其朋友圈成为很多人共同平台、社交工具的现在,微信世界的海量传播信息,虽然没有公共传播机构的调查、求证基础,但在事实上已被当做“准信”而采纳。即便在朋友圈文章里,最具迷惑性的是“真假参半”“旧闻新说”,但一传十十传百,不想信的还是都信了。
在这个意义上,新媒体平台,必须开始构建责任链条。平台是第三方,也是微信传播的“基础设施”,不是简单的中介。根据此前的数据,微信每天收到用户发起的谣言举报就有3万次,谣言样本库积累的种子量达到30万个,日均谣言拦截量达到210万次。但正像我们看到的,一方面,造谣者编造的谣言总是善于伪装、变化多端,公众的认知度和鉴别力,往往跟不上谣言“变种”的速度。另一方面,微信、微博等平台对谣言的日常监管与管理,并不总能做到及时跟进、问题穷尽。
诸如“某外资机构做空A股市场”“计划生育奖助扶持资金”这样的谣言,因为事关公共利益、公众权益和社会关切,这些谣言往往会被疯狂转发和传播,甚至可能会引发社会焦虑、恐慌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传导作用于社会行为。新媒体时代,各种网络平台的责任底座要越来越扎实,不断提升。及时、迅捷、有力的辟谣,让真相跑得过谣言,是社会管理者必须尽到的责任。而辟谣的快慢、诚意、智慧与质量等,往往决定着是“狙击谣言”还是“愈辟愈谣”。
南方日报:打击“带病复出”不能忘记舆论力量2010-04-02 |
南方日报:打击“带病复出”不能忘记舆论力量2010-04-02 |
人民日报:在融合发展中担当使命与责任2014-04-15 |
罗宇凡:朋友圈就该传递正能量2014-08-08 |
邓海建:救助独居老人不能后知后觉2014-10-29 |
杜 晓:强化运营商法律责任是大势所趋2015-09-24 |
家长群成“江湖”,可理解可解决2015-09-30 |
围绕党性原则开展媒体的创新实践2016-02-22 |
为培养学生责任感搭台2016-03-04 |
中国网:黑暗越猖狂,媒体人越无所畏惧2009-11-2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