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阿波隆尼亚》:波兰人这样看待苦难与牺牲
小小
//www.auribault.com 2016-06-17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分析其剧作,可以看出后现代戏剧的一些创作思路。

  这部戏的戏核很简单,阿波隆尼亚为救犹太人而牺牲了性命,害得儿子失去了母亲,然后,从这句话里分解出三个核心词,形成三个主题,三条叙事线。

  一、犹太人主题,也就是该剧的战争主题,由此引出关于华沙犹太区和犹太人集中营这条线索。看得出来,导演在这个问题上最用心,也最纠结,他的矛头同时对准波兰人和犹太人。比如,剧中说道,当时住在特雷布林卡集中营附近的大多是波兰人,他们为了自保而佯装不知道旁边正在发生灭绝人性的事件,极力嘲笑了波兰人的怯懦和冷漠。可是,在随后的情节里,又出现了完全相反的例证,当人们向阿波隆尼亚的儿子献上勋章,他咒骂母亲因为无谓的牺牲而断送了他的幸福,获救的犹太女人丽芙卡说道,“你要我向你道歉吗,因为我活下来了?”那种洋洋得意,简直令人反胃!立场的游移和自反,是这部戏最大的魅力。

  二、牺牲主题,由此引出阿尔刻提斯给丈夫当替死鬼的情节。

  三、弑母主线,由此引出俄瑞斯忒斯弑母的情节。

  在《阿波隆尼亚》里,牺牲的主题被瓦里科夫斯基彻底解构。我们为什么要牺牲,为谁牺牲,以及母亲的牺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当然,解构牺牲、大我,并不单纯只是为了宣扬个人至上,而是为了抒发波兰人的郁闷。长期以来,他们的祖国充当的都是牺牲者角色,而这种所谓的牺牲被冠以高尚的追封。瓦里科夫斯基把特雷布林卡附近冷漠的波兰人和获救犹太人那张市侩的脸,放在同一语境下去思考,不救人是错,救人也是错,怎么做都很可疑,反映出创作者卓越的戏剧性思维。

  最后谈一谈形式问题。一说起现代作品,我们中国人总觉得是在搞实验,言外之意就是半成品,试一试而已。《阿波隆尼亚》里现代手法运用之自如之精妙,可以说现代戏剧已经有一套成熟的体系,不能再以小众、试验品而等闲视之。

  比如,剧中阿伽门农打了胜仗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是失去女儿而伤心欲绝的妻子。丈夫大段独白,女人一言不发,一台摄像机拍下她的表情,在银幕上播放。这时,人们耳朵里听到丈夫的聒噪,眼睛却凝视着妻子的大银幕特写,感受到语言和行动之间的张力,感受到两性之间的紧张。这已经是很成熟的艺术表现手法,不是心里没底的实验,对不对?

  深深的迷醉 怪异的不安◎卖水人在波兰导演瓦里科夫斯基成立于2008年的华沙“新剧团”的网站页面上,有关剧团演出的介绍总会详细地罗列出作品所采用的素材,包括文字、歌曲等等。不难注意到,对经典剧本的选取大致构成了瓦里科夫斯基剧场叙述的框架,如在《阿波隆尼亚》中,叙述的推进是通过古希腊悲剧《俄瑞斯忒斯》三联剧、《阿伽门农》与《阿尔刻提斯》等剧情的交叉实现的。有意思的则在于,演出中还夹杂着包括小说、诗歌、演讲在内的多种非戏剧文本,这些带有穿插、引用性质的元素,打断了剧情的连续性,却也增加了作品意义指向的开放性。

1 2 3 4 共4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