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奥运每日谈:中国观众荣获场外金牌
陈怀瑜
//www.auribault.com 2016-08-08 来源: 未来网
分享到: 更多

  里约有约,相约奥运。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与8月5日拉开了帷幕。第一天的比赛,也基本上结束。对热辣、性感、独特的南美风情之里约奥运开幕式,中国观众大饱了眼福后,我们的运动员在首日的比赛中,既有所收获,也有不小的遗憾——那就是,没能实现奥运首日夺金的目标,没能让胜利的喜悦,更快地扑面而来。

  但纵观网络世界之维度下的中国,足可遍察中国观众,在今日对奥运的态度,我们也可以欣喜地说:在这个思想多元、信息发达、文明进步的时代,以“中国好心态”看奥运——客观和理性对待奥运的成功与失败,正逐步成为我们理解奥运精神、高举“更高更快更强”奥运火炬的主流。

  体育,特别是其中最大盛会的奥运会,不可否认,在其本身之外,人类体育历史上,直到如今,它都仍然、自然也必然地承载着更多的价值负荷——比如文化、精神;政治、爱国等等。但是,作为一种“和平的战争”,人们对奥运竞技特质之外,所赋予的其它功能与负载的认识,也越来越更深刻、理性与全面。中国人的奥运史,也同样呈现着这一历史的规律与必然。

  从1932年中国奥运第一人的刘长春,在“国破山河在”的国情下,受到爱国志士的帮助,他独自一人奔赴万里之外的洛杉矶,从此写下了中国人参加奥运会的第一页历史。可以说,在那个国家落后、受尽凌辱的时代,如何让自鸦片战争以来,身体疲弱、精神萎靡的中华民族,能更快摆脱“东亚病夫”的形象,实现独立与强国之梦,就成了当时中华儿女的最大追求和理想。

  而先从身体上先强壮起来,就成为更为直观的民族强大的“图腾”象征——它也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开始传入中国的奥运概念上;这也才有了刘长春代表中国,从此让奥运烙下“中国印”的开始。

  改革开放成了中国融入世界、走向繁荣富强的标志,也让奥运精神有我中华之光的闪亮,使得我们从1984年又一个“洛杉矶奥运会”,再次驶向中国奥运的新时代。从许海峰射落新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起,30余年间,我们已收获了总计201块金牌——里约现已鸣枪,相信中国奥运金牌,将会越来越多,它们也必将成为我们奥运之路和奥运精神中,无限延长的节点与闪光的星座。

  是的,奥运,作为和平时代,为国争光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我们的运动员到观众,在夺得金牌和好成绩的时候,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是再自然而然不过的一种情怀了。不过,我们也能欣喜地看到,对奥运竞技与奥运精神的理解,新时代的中国人,也越来越透彻和全面了。

  金牌,并再是奥运的唯一。“唯金牌论”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思维,已渐渐失去了市场。我们更为体察到体育本身规律的作用——参与,就是一种胜利!比赛场上,总会有输赢,也必会排出座次;世上没有常胜将军。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包括管理者,人们对体育科学规律的正常认知越来越客观,这就让体育在中国,更为回归到其本身应有的轨道上来。

  不让体育承载过多的重负,也慢慢成了我们的共识。让体育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让奥运等竞技体育,成为人们交流、理解、团结与和平的桥梁;而不再是让“体育面子工程”突前,让体育不能承受之重的附加东西去除,并慢慢各归其位。因此,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越来越深入人心,也越来越归位于其初心与本质所在。

  于是,像里约奥运会首日,中国虽未摘得首金,也没有夺得一枚金牌,但是,我们再看当下网民的反应,显然,大多是理性的声音、鼓励的话语和客观的分析与评论——这正是奥运精神,在中国大地上成熟地生根发芽的标志。这些,或许,正是从2008年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开始,中国精神、中国梦,也更多地与世界发展同步,更加地和谐共振。

  可以说,今天我们看奥运,已然有了一个“中国好心态”!这正是中国作为奥林匹克精神承载者、发扬者与开创者形象的有力展现,也是中国梦正在和必将绽放的一种美好佐证!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