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不能用成人的淡定对待校园欺凌
杨于泽
//www.auribault.com 2016-12-13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北京一位母亲控诉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的长文在网上广受关注,指学校声称那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并对被害者家长冷漠和傲慢。又有人指被欺凌者与其他同学互有欺凌的情况,这被认为是“神反转”。而北京市教委已通过官方微博作出回应,表示将“发现问题,严肃对待,妥善处理”。

  关于事件的前因后果,网上纷传各种说法,这就需要先查明真相。只有查明真相并向社会公开,网上才会有理性探讨,有关部门才能作出公正且各方接受的处理。这也有益于基础教育进行必要的反思。

  但有两点已经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校园欺凌事件的确发生了,甚至一直存在;二是学校对校园欺凌问题未予应有的重视,把自己逼入一场舆论风暴的中心。

  欺凌事件的基本事实是,中关村二小一名学生在厕所被同学扣上装有卫生纸的垃圾筐,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反转”的证据,则是有人爆料被欺凌者练过功夫,平时也欺负同学。就算是相互欺凌,恰恰说明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学校企图淡化此事,把家长要道歉的要求当成无理取闹,正是学校处置不当的所在。

  校园欺凌不是一种“开过分了的玩笑”,可以淡化处理。以成人的经验与理性看,人与人之间出现某种程度的摩擦、矛盾甚至冲突有时难免,每个人都要正确对待与处置。其前提是有成熟的心智。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一次欺凌有可能带来情绪上的巨大波动,甚至在心理上生产阴影。如果长期生活在欺凌的阴影下,受害者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成人世界的淡定,很可能是孩子的噩梦。

  中关村二小处置上的不当,恰恰就是他们用成人理性遮蔽了未成年人的“问题意识”,淡定的本质是冷漠。孩子因为被欺凌而产生精神上的挫折感,家长救助于校方,而校方不仅无动于衷,而且暗示侵害了学校声誉,威胁诉诸法律。这就不是简单的冷漠,而是有点蛮不讲理。

  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对教学教育规律的无知,以及随之而来的教育思想的空洞。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国都没有万全之策,但重视这个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今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办还发出《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学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竟然看不到教育的问题、难点与重点所在,这种专业素养的匮乏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现在有些学校已把中小学教育变成一种“套路”,即上课、做作业与考试、升学,育人被撇在一边。很多人说中国股市有“套路”,股市本来是投资平台,但中国股市成了做庄、“捉涨停股打板”。现在一些学校觉得家长在乎的就是考试与升学,他们也懒得在考试与升学之外耗时间。教育思想成了“奢侈品”。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使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从“教书”回到“教书育人”两位一体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处理一件校园欺凌事件,有社会的监督与舆论的推动,不难回到正确的轨道。但把校园欺凌不当一回事,完全是重教书轻育人的恶果。不把育人摆到突出位置,学校教育就有可能跑偏方向,人们对校园欺凌之类的问题就会麻木不仁下去。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