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作为博物学家的李时珍
王 麟
//www.auribault.com 2017-09-29 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成书于1578年的《本草纲目》可谓家喻户晓,这部包含52卷、长达190万字的传统中医文化巨著,甚至享有比《黄帝内经》更高的知名度,而他的作者李时珍,这位只考中秀才的民间医生,也作为中国赫赫有名的“药王”、和南齐数学家祖冲之齐名的科学巨匠,声誉远播海内外。

  拂去历史的烟尘,当我们以现代科学的眼光审视这部药学典籍,会发现其内容包罗万象,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草本植物、各类矿石,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很多早期带有巫术意味的咒语、民俗和让人匪夷所思的奇方异药。在很多研究者看来,与其说《本草纲目》是一部药学大全,不如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博物学著作;与其说李时珍是“药王”,不如称之为“博物学家”更为贴切。

  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也被称之为“自然历史”,属于西方舶来语,在我国古代有一种书与之相似,就是“类书”: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唐代徐坚的《初学记》,北宋李?P的《太平御览》,南宋王应麟的《玉海》,明代王圻的《三才图会》,清代张英的《渊鉴类函》等,都属于古代著名的百科全书。而博物学所代表的是与自然哲学不同的知识类型,学科特点是致力于对具体事物的研究与辨识,而不去探讨事物的一般本质。如果按照科学研究的阶段划分,博物学属于科研最初的唯象阶段,着眼于对研究对象的采集、分类、命名等工作,而不是观念的演绎。

  用博物学概念作为标尺,对比《本草纲目》就会一目了然。不可否认,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整理中医典籍,然而无心插柳,他却对博物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长达30年的研究中,李时珍参考了前人数百种著作,对资料进行甄别汇总,针对文献的错讹进行实地考察,辨别真伪,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奠定了他作为博物学家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李时珍还独辟蹊径,首创“以纲挈目”的体例,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众多药物分门别类加以编排,做到“博而不繁,详见有要”。在药物分类上,他摈弃了历代中药典籍对所载每种药物采用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用了更加科学的“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手段,把《本草纲目》分为16部,60类,合成 52卷,插图1000余幅,附药方11096个,记载植物药1195种、动物药340种、矿物药357种。

  16部相当于16纲,包括“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相当于60目,是对“部”的二次细分,比如“禽部”,分成“水禽、原禽、林禽、山禽”等4个目,“草部”分成10个目,“果部”分成6个目等。从16部的排序来看,是遵循“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级到高级,从植物到动物”的生物进化顺序,这种思想与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还有研究者认为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时,多次引用《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资料。

  这种“以纲挈目”的科学分类方法比近代生物分类学奠基人、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提出的类似思想要早一个半世纪。曾有研究者在评论李时珍独创的植物分类方法时说,它在内容上要比林奈的植物分类体系更加丰富,李时珍的分类原则遵循了生物进化规律,而林奈的分类却与自然界的真实秩序相违背。

  《本草纲目》在明代问世之初,只在医学圈里小范围流传,影响力并不大。但墙内开花墙外香,这部书在海外却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反响,先后被译成日文、朝鲜语、拉丁文、法文、俄文和德文等,促进了欧洲植物学的发展,开拓了西方医药界的视野。《本草纲目》作为一部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受到西方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们的推崇与喜爱。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