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冠军都是非洲运动员,那又有什么关系?-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马拉松冠军都是非洲运动员,那又有什么关系?

陈开
2019-11-07 10:39:21  来源: 长江日报

  上周末刚结束的北京马拉松,再次证明了非洲选手果然天赋异禀,在这个国内最知名的马拉松赛上,今年是他们连续第17年夺冠。

  不仅北马,上马、厦马、汉马以及国内任何大型马拉松赛,非洲选手席卷桂冠几乎都是标配。这难免也带来了一些争议,网络上便有声音质疑:我们花钱出力,奖金都被别人挣跑了,这样的比赛还有办下去的意义吗?

  首先得承认,非洲选手凭本事吃饭,并不丢人。至于该不该嫌他们吃得太多,倒是可以算笔账。据统计,去年全国共举办全马、半马、迷你跑等各项马拉松赛近1600场,按男女冠军平均奖金2万元计算,即便非洲选手勤奋到一枚金牌都不肯放过,将能拿走6400万元。而2018年同期,国内马拉松产业总产出为746亿元。且不说他们帮助提高比赛成绩,有利于赛事“评职称”,晋升国际金标、银标等更高级别,0.64亿对比746亿的九牛一毛,你确定好意思计较?

  从另一方面讲,去年全国有85%的地级市举办了马拉松赛,参与人数超过580万人。真想把马拉松都停了,怕得先问问他们答不答应。

  当然,讲道理的方法除了有钱嗓门大、仗着人多势众之外,咱们还要以德服人。这里“德”的意思是,马拉松从来不是为冠军专门准备的。

  全世界的马拉松赛,为什么都在马路上穿行,而不是把几十名运动员关进一个体育场里跑上100圈?因为它主要就是给更多数人准备的,一项比赛上万人参与才是常态。而对于其中99%的选手来说,自己在奔跑最有意义,至于冠军是谁这个不重要——即便没有非洲选手,也轮不着我惦记。

  办马拉松无意义论的错误,病根多半在于受唯金牌论毒害太深。假如推而广之,中国的篮球比赛也可以停了,足球世界杯更用不着考虑申办。然而无论足球、篮球或者路跑,这些运动的最大特色,正在于它们具备其他运动难以比拟的普及性。只要能激发更多人积极参与,爱上运动投入其中,从而增强国民身体素质,这些比赛的正面意义,就远比几枚金牌要大得多。

  喜欢K歌的人,会计较包间里有谁唱得比他好吗?好酒的人,会介意桌上有谁比他喝得多吗?所以你看,关键还是要先培养出兴趣爱好。

  (原标题:马拉松冠军都是非洲运动员 那又有什么关系)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越办越好的进博会是一个绝佳的窗口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对外开放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发展光明前景的重要一环。

  • 中工时评:进博会:开放的中国,共赢的世界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在全球贸易形势紧张的背景下,中国通过举办进博会延揽五洲宾客,汇聚四方佳品。纷至沓来,熙熙攘攘,体现的不仅有中国坚持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也有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责任心。

  • 中工时评:名校硕博为何不愿当幼师?

    据光明日报报道,今年,全面二孩政策后首批出生的孩子已经走进幼儿园,入园难问题更加突出,有的地方不得不采取“摇号入园”措施。导致“入园难”的因素不仅是幼儿园规模水平,也包括了教师数量和质量。目前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缺口达52万人,公办园专任教师在编比例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

  • 中工时评:正视职工教育培训中的“不匹配”

    应急管理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出台《关于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要求高危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和安全生产费用预算中足额安排安全技能培训的资金,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提高至工资薪金总额8%的税收政策。

人物

  • 【地评线】重残之躯,以何书写极限人生?

    1933年7月,朱彦夫出生在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47年沂源解放后,年仅14岁的朱彦夫,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毅然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负伤10多处仍冲锋在前,舍生忘死,3次荣立战功。1950年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激烈的战斗中身负重伤昏迷93天,经历47次手术,失去了左眼,丢掉了手脚。

  • 经营失败被称“老赖”冤吗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及罗永浩被法院限制消费,通俗地说就是成了“老赖”。

  • 黄之锋们,醒醒吧!

    近日,香港特区第六届区议会一般选举所在选区选举主任宣布,“港独”组织“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不获得参选资格。这一裁决于法有据、于理应当,确保了区议会选举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有力打击“港独”势力的嚣张气焰,得到广大香港市民的肯定。

  • 他们工作的剪影,带来一场热泪盈眶的感动

    只有法院人在追梦路上绽放的芳华,在前进的路上,甘孜法院人满怀豪情,只因绚丽的法治之花,已悄然绽放在每个人的心窝。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