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电影实现新突破-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推动中国电影实现新突破

傅若清
2019-12-04 09:27:5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影片《流浪地球》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录音两项大奖。它的获奖是当之无愧的。《流浪地球》填补了中国科幻片的空白,以其崇高的中国价值观表达和世界级制作水平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它的获奖,是金鸡奖评委对影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化表达所传递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给予充分肯定;对影片类型的创新,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里程碑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对电影的制作技术水平给予肯定。影片通过科幻片的艺术构想,融入了当代中国体现天下大同的中华民族崇高的价值观、世界观。在表现形式上,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结合中国家庭、中国人特有的思想,表达了中国人对故土、家园的感情,易与观众产生共鸣。在工业化方面,《流浪地球》的制作历时4年,对很多电影工种的技术标准进行了梳理和建构,为今后的电影制作垫石铺路,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它的获奖,更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对电影创作的重要指导意义。《流浪地球》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思想为指引,以人民为中心,在各项工作中落实精品意识,基于当下中国电影工业水平,在创作上力求能够推动中国电影实现新突破。

  科幻类型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是一个成熟的电影类型,中国要做自己的科幻电影,需要借鉴成熟的先进经验,同时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硬核”,这“硬核”需要饱含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说到底,是需要塑造中国人自己的英雄,用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宇宙观来构建中国自己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着地球家园向星际“流浪”的故事核,完全符合中国电影表达的需要,而且自成一格,独有中国文化气韵。正如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所指出的那样:《流浪地球》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它树立的价值标杆和占据的道义制高点。影片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展现了中国人民不计功利、天下大同、共克时艰的精神境界,诠释了中国传统价值和当代价值,宣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战胜人类可能面临的灾难提供了与西方不同的中国方式和中国方案。

  同时,《流浪地球》也体现出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凸显出中国电影人的“匠心”和精品意识。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8000多张分镜头画稿、1万多件道具、近10万平方米的置景延展面积、2000余个特效镜头……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造就了《流浪地球》口碑与票房双赢,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新高度。诚如金鸡奖获奖评语所言:“《流浪地球》以恢弘的场景设计,震撼的设计效果,先进的特效技术,严谨的科学探索,实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全新跨越。”也正如王晓晖所言:“《流浪地球》在与好莱坞影片的激烈竞争中展现了当代中国电影人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勇于实践的能力,大胆创新电影表现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营造出绚丽、震撼的视听效果,使观众耳目一新。”

  可以说,影片《流浪地球》的成功,是包括中影人在内的广大电影工作者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电影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成功范例,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为以后的电影创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流浪地球》获奖,对国产电影行业发展的启示在于,我们要勇于开拓创新,尝试不同类型题材的电影创作。最根本的是确立创作初衷,即通过电影要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启示和精神力量。之后用满腔热情去坚守初衷、精益求精,在过程中确立技术标准、制作规范,培养人才,为后续的影片拍摄奠定基础。

  作为中国电影国家队,中影必须牢牢把握制片这一核心工作,发扬工匠精神,打磨内容、塑造人物、讲好故事,创作生产激励人心、展现时代风貌、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力量的精品力作。在艺术创作方面,中影将继续科幻题材影片的创作,目前正在筹备《流浪地球》续集和《微纪元》等影片,将用3-4年打磨剧本,继续完善电影工业化建设。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年。中影正在联合华夏等电影公司共同拍摄有关脱贫题材的影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上电影人的一份厚礼。

  (作者为中影股份总经理、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华为离职员工被羁押251天事件:那些重要的和关键的

    这两天,华为公司前员工李洪元因30万元离职经济补偿先后被控涉嫌职务侵占、侵犯商业秘密、敲诈勒索等罪名、遭羁押251天的事件,引起公共舆论强烈关注。

  • 中工时评:清欠是责任,是义务,岂容懈怠?!

    今天的人民日报以《跟随农民工去讨薪》为题,记录了四川宜宾市高县“龙湾国际”楼盘工地100多位农民工的欠薪遭遇。两年多来,他们工资专户中的600多万元被承包商冒领、挪用,至今没拿到;开发商则出尔反尔,老账未结又增新欠300万元。

  • 中工时评:不能让老百姓上个厕所都难

    众所周知,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个责任,是干事创业的责任,是担当作为的责任,是化解难题的责任,是努力为群众谋幸福的责任。而不是敷衍避事的责任,不是明哲保身的责任。

  • 中工时评:北约分歧背后是西方的分裂

    年届70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将于12月4日举行峰会。从各成员国的表态来看,本届峰会恐怕会是一届争吵的峰会,其背后则是西方的分裂。对于北约来说,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将是一个影响未来的关键问题。

人物

  • 《寻找英雄》:礼赞楷模 培根铸魂

    浓墨重彩地记录英雄、讴歌楷模,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颂扬,是影像时代电视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近期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策划、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承制的大型寻访纪实节目《寻找英雄》第一季开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就在于每个时代都有英雄精神的引领。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更离不开新时代奋斗者的开拓引领。

  • 郭丛宏:且以本心行善举

    最近,吉林省东丰县一位农民大叔郭丛宏的爱心善举,让人感动。多年前,郭大叔参加无偿献血后,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 这位工龄62年的“老师傅”,是“国宝”!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水电分厂,矗立着一台“功勋设备”,它是1957年安装并投入使用的苏联进口9米立车。1957年,9米立车正式落户哈电集团电机公司。

  • 抱持事业心态

    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北京, 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他从此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却在西北戈壁滩带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将军,被人们称作“核司令”。在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于敏接受研制氢弹的任务,先后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终罗布泊沙漠腹地的一声核爆惊雷,为他赢得“氢弹之父”的称号。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