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和社会需要怎样的抗疫歌曲-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人民和社会需要怎样的抗疫歌曲

黄中骏
2020-02-20 09:18:12  来源: 光明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给人们带来了惊恐和不安。在这场抗疫的全民战争中,我们的党、政府和人民都经受着考验。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各项工作都要提供支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广大音乐工作者挺身而出,用歌曲艺术形式,记录抗疫历程,礼赞抗疫英雄,讴歌抗疫过程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

  应该说,广大音乐工作者对抗疫的反应是迅速的,歌曲创作非常丰富。但毋庸讳言,数量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在大量优秀歌曲之外,也出现了些许苍白空洞、投机应付、游离主题之作。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考题:人民和社会需要怎样的抗疫歌曲?

  歌曲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类型之一。抗疫时期的歌曲,应当符合这一特殊时期的特别要求,应当具有激发斗志的鼓动性、群体意志的凝聚性、深沉情感的宣泄性、滋润人心的艺术性。这种总体特征,又表现在四个维度上。

  一是抗疫歌曲应当具有主题思想提炼的高度。抗疫歌曲无疑应书写疫情的肆虐和人们的抗争,生动讲述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讲好抗疫的中国故事,凝聚众志成城的抗疫意志,抒发人们同舟共济、英勇奋发的情感;更应在对疫情灾难的书写、表现中,不断为人类和社会提炼进步的思想观念。这有赖于歌曲创作者提炼作品主题、升华思想高度的能力。从目前受到群众欢迎的一些歌曲来看,创作者们已从多个方面提升了抗疫题材主题思想的高度,对生与死、危险与安全、隔离与牵挂、团聚与分离等题材以及这些题材所引发的对生存境况的关注、对生命状态的深思等,进行了艺术表现。如《多难兴邦》(周立荣词,孟文豪曲)等歌曲,就将抗疫主题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主题联系起来,从国家发展层面,升华了思想高度。又如《每个人的战争》(唐跃生词,姚峰曲)等,直面灾难时期人的精神状态问题,赞扬了逆向而行、风雨兼程、“这是每个人的战争,各尽所能就是新的长城”的抗疫精神。还如《生命之歌》(方石词曲)等,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为宏观视阈,对主题思想进行深度开掘,拓展了抗疫歌曲的思想价值。

  二是抗疫歌曲应具有对现实生活体验的深度。创作者既要有对这场全民战争的“感性”“主观性”认知,又要有对这场战争认识方面的“理性”“客观性”升华,这要求创作者对抗疫的现实生活有深切体验。创作者对现实生活体验的深浅,又具体表现在能否做到聆听人民心声,将个体体验融入民众的群体意识之中。这要求抗疫歌曲的创作者,既能将群体性的意志——抗疫,进行个体性的体验;也能将群体性的题材——抗疫,进行个体化的艺术表达。只有深切反映群体关注的主题,凝聚群体意志,勃发群体激情,引发群体共鸣,真正做到“自我”与“大我”的结合,才能得到听众的认可。

  三是抗疫歌曲应当具有情感表现的温度。抗疫时期,各类人员的情感表现是直观的、深沉的、集中的、迸发性的。目前抗疫歌曲情感表现的温度,主要体现在:对人城一体、家国同运的家国情怀的弘扬,如《多难兴邦》《武汉力量》(田清泉词,罗秦川曲)等;对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科研人员、人民子弟兵等的颂扬,如《天使在人间》(周兵词,子荣曲)《最亲的人》(冰洁词,孟勇曲)等;对全民参与抗疫战争、万众一心克服时艰的担当精神的张扬,如《每一朵小花》(唐跃生词,巫定定曲)等;对疫情灾难造成的分离、不幸、苦难、创伤等悲悯情怀的抚慰,如《妈妈,你去哪儿啦》(杨玉鹏词,焦明曲)等。总之,抗疫歌曲对人心向善、构筑人类情感的大情大爱发出了呼唤。“唯乐不可以为伪”,在充满情感表现温度的抗疫歌曲面前,那些缺情少意、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甚至无情无义的“作品”,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四是抗疫歌曲应当具有艺术表达的精度。歌词与音调旋律创作,是歌曲创作者艺术表达的基础手段。当前抗疫歌曲质量上的参差不齐,与抗疫歌曲创作者的艺术表达能力密切相关。某些应景式的、蹭热点的、作秀炫技的、苍白空洞的所谓“抗疫歌曲”,除了缺乏主题思想提炼的高度、现实生活体验的深度、情感表现的温度之外,轻视、忽视艺术表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聆听那些被人们认可、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的抗疫歌曲,可以发现,所谓抗疫歌曲应当具有艺术表达的精度,实质是要求我们的创作者,依据抗疫歌曲的主题,依据人民和社会的需求,依据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尽可能精准地进行艺术表达。

  愿更多更优秀的抗疫歌曲问世,为打赢这场抗疫全民战争提供充沛的精神动力。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有了积极变化。根据国家卫建委的数据,2月17日0~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79例,连续第14日呈下降态势,全国已有多个省份连续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 中工时评:宅在家的日子里,不妨学好技能

    “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失败的根源,但希望的种子也孕育在其中。”成功的人永远都是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关键在于如何做,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 中工时评:加强孕产期女职工防护,值得关注

    特殊时期,特殊人群尤需特殊保护。切实加强女职工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的劳动保护,这不只关系到女职工个人权益,更关系到万千家庭的福祉。

  • 中工时评:让更多防疫一线劳动者跻身劳模行列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里,有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冲在一线。其中,钟南山院士在1995年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2005年又因抗击非典的出色表现而被评为全国劳模。劳模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中对广大职工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