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美术”:用画笔留下一段民族共同的记忆-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抗疫美术”:用画笔留下一段民族共同的记忆

叶青
2020-02-24 08:03:36  来源: 光明日报

  在当下这场疫情面前,全国美术工作者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关怀和使命担当。他们以画笔助力战“疫”,创作出大量饱含着真情、感动与信念的作品。这是一场全国美术界的总动员,一次现实题材主题美术创作的大行动。

  从题材上来看,数量巨大的“抗疫美术”作品呈现出三个聚焦点:

  其一,传达全体民众心手相牵、共同闯关的强大信心。对民众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的唤起,是这一次“抗疫美术”创作的开端。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一批漫画、宣传画画家率先拿起画笔,以快捷的表现形式传播防疫知识、解读主流声音、破除不实谣言、热情歌颂医护工作者和表达对武汉的声援。对于从春节喜庆氛围突然转向严峻疫情的绷紧的神经来说,这批迅速发布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稳定人心、疏解焦虑、凝聚信心的作用。这也成为此后“抗疫美术”中一个不断强化的重要主题。范迪安的油画《挺立风云》正是对这一主题的深化与有力表达。

  其二,表达对抗疫一线科学家、医务工作者以及参与抗疫的各方人员的赞颂与支持。王汉英《武汉2020-1-19》(油画)、蔡广斌《光明行》(水墨画)、方明《最可爱的人》(油画)、陈朝生《没有硝烟的战场》系列(水彩)、马国强《换班》(中国画)、袁杰峰《造像2020》(油画)、梁中瀚《战士》(布面丙烯)、杨学军《逆行者》(雕塑)等大量作品为我们记录下2020年春天最可敬的群像,折射出广大民众对疫情阻击战的热切关注和对奋战在一线的时代英雄的歌颂与支持。这一部分作品不仅数量大,质量也较高,成为本次“抗疫美术”中最为感人的部分。还有一些作品,如蒋杉《城市守卫》(水彩画)、董喜春《守护者》(水彩画)、张龙《抗击疫情》(中国画)、何永亮《战疫日记》(中国画)、黄晶《生命线》(水彩画)、张国忠《严防,严控》(油画)等,则表现了较少被媒体注意的群体——执勤警察、环卫工人、社区工作人员和大批可敬的志愿者,体现了美术工作者独特的关注视角。

  其三,歌颂伟大的中国精神,体现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这也是“抗疫美术”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之一。中国在疫情面前表现出的强大凝聚力与动员力受到世界的关注,也必然体现在美术家笔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中国速度”是中国力量的集中体现。许多画家直接以《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为题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同题画作,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同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还有翁凯旋、刘影《决战前夜——记雷神山医院建设》(油画)、王绍昌《战疫——记武汉火神山医院抢建8天》NO.3(水粉画)、许书青《十天火神山医院》(水彩画)和关健《共同关注》(中国画)等。王利军《出征》(中国画)、安瑾琳的《天降神兵》(油画)等则是从全国驰援武汉的角度,表现全国动员、军民同心应对疫情的强大政治优势。相信随着创作的深入,充满时代英雄气概和悲壮气质的中国故事,必将成为激荡画家灵感的持久的创作主题。

  从自发创作、及时有力的组织发动,到全国美术工作者积极而广泛的响应,这场阵容空前的美术创作活动,已体现出相互呼应的整体推进规模,成为一次各美术门类全方位介入、各显神通的协同作战。创作周期较短的漫画、宣传画自觉担任“抗疫美术”前锋。接下来是各门类美术家的全体参战,从漫画、宣传画、速写到国画、版画、油画,再到雕塑、漆画,美术工作者们纷纷重装上阵,尽显自身特点与优势。

  2020“抗疫美术”如春花迎寒绽放、如春笋破土倔强而旺盛地生长。艺术家内心的感动是这些作品的创作动机。“抗疫美术”的社会意义以及创作活动本身对于美术工作者整体创作理念的正面影响,应得到充分的肯定。

  尤为可贵的是“抗疫美术”作品对人的关心和人性角度较深地开掘。无论是较大场景描绘还是具体人物再现,无不体现出对人的关切,特别是那些描写医护人员题材的作品,充分表达了整个社会对一线战士的真切记挂与关心。防护服后是同样疲惫、坚韧的血肉之躯,感同身受的牵挂,使王晨宇《白衣天使》(水彩画)、王毅《断发出征》(水彩画)、庞茂琨《天使》(速写)、孙立新《小憩》(速写)等一批作品,具有强烈震撼力。

  疫情阻击战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供给,极大激发了艺术创作的原创力。“抗疫美术”从最初的认知教育、舒缓情绪、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动机起步,正在体现出更为深厚的精神内涵,体现出更为高远的艺术追求,呈现出更为成熟的艺术构思和精彩的艺术表达。

  当然,从速写式的人物与场景记录,到深刻、精湛的艺术创作,这之间还需要美术工作者精益求精的艰苦创造。我们期待“抗疫美术”真正出现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作品,用画笔留下一段民族共同的记忆,传承一种值得永远发扬的伟大精神,也真实记录下美术界自觉的担当与奉献。

  (作者:叶青 ,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编辑: 迟语洋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有了积极变化。根据国家卫建委的数据,2月17日0~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79例,连续第14日呈下降态势,全国已有多个省份连续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 中工时评:宅在家的日子里,不妨学好技能

    “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失败的根源,但希望的种子也孕育在其中。”成功的人永远都是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关键在于如何做,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 中工时评:加强孕产期女职工防护,值得关注

    特殊时期,特殊人群尤需特殊保护。切实加强女职工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的劳动保护,这不只关系到女职工个人权益,更关系到万千家庭的福祉。

  • 中工时评:让更多防疫一线劳动者跻身劳模行列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里,有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冲在一线。其中,钟南山院士在1995年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2005年又因抗击非典的出色表现而被评为全国劳模。劳模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中对广大职工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