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大时代的一朵浪花-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采撷大时代的一朵浪花

陈杳
2020-03-12 11:31:51  来源: 人民日报

  图为《新世界》剧照。

  22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做什么?导演兼编剧徐兵告诉我们,22天,足够破解一起连环案,足够叙述一段三兄弟间的悲欢离合,更足够生动呈现一个新世界即将诞生的时刻。比起不少电视剧时间跨度动辄数月数年,甚至仙侠剧的“上天入地”“百世千劫”,徐兵反其道行之,将整部剧作框定在较短的一段时间。他要做的,是采撷时代洪流下平凡而不容忽视的一朵浪花,再用艺术之笔极尽细腻地描画勾勒,使之成为观众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惊鸿”。

  《新世界》着眼北平解放之前的坎坷与斗争,以“小红袄”连环案为引,从一个小角度“管中窥豹”,带领观众进入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暗流涌动的北平城。

  故事以小警察徐天破案为线索展开,22天中纠葛不断的是情、义、理的掂量与斟酌。徐兵让丰富的细节与桥段填充每个角色,使他们在一颦一笑间栩栩如生,进而塑造每个人物的多面性格。也是在“情、义、理”的不同侧重与选择中,主角三兄弟最终各有归途,从一个侧面浮现明暗交织间北平城的芸芸众生。徐兵循循善诱,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手法,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崭新世界。场景在胡同、街道、房屋中自如切换,观众随角色的脚步沉浸其间,与故事里的人物共同破解疑难、寻找希望。巧妙运用可触可感的场景元素,并以恰如其分的配乐烘托渲染,这些手法的运用,让观众身临其境,关注人物的选择、命运的走向。

  人物是电视剧的灵魂。演员们的出色演绎,是这部作品能受大众青睐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出,剧中演员都在角色的揣摩上下了很大功夫。《潜伏》中隐忍沉着的余则成转身成了审时度势的金海;《麻雀》中胸有城府的毕忠良摇身变为寻官图财的铁林;《红海行动》中铁血刚毅的李懂则成了执着追寻真相的徐天……一条时代主线下,几个人物的支线自如穿插其中,各具一格、鲜活灵动。对比当年备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伪装者》中的明家三兄弟,《新世界》中的三兄弟并无专长,不够英勇也远称不上精明,但是小人物性格的缺陷,反而更生动地呈现了当时北平中各色人等的真实状态,甚至是人生的多重面相。

  《新世界》对地下工作者的形象塑造也是可圈可点。田丹柔中带刚、冷静睿智,以田丹等人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可敬、可亲、可感。《新世界》不是简单直接地表达对信仰的忠贞和革命的坚韧,而是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巧妙利用小人物间的纠葛,立于平凡人的位置感受革命的温热,令角色的选择与思想上的转变环环相扣、顺理成章。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界》是一次时间维度上的创新,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线”设定;《新世界》也是人物形象上的创新,摒弃了人物塑造的固有范式。它所创造的这个崭新的艺术世界,值得我们进一步追寻下去。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中彰显工会力量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强化工会参与协调调解职能摆在突出位置,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仲裁、诉讼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

  • 中工时评:“不见面的工会”也能发挥大作用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要“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工作力度”,并且“提供在线免费培训”,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

  • 中工时评:面对惠企扶持政策,中小微企业更需自救

    不容忽视的是,不论是减免税费还是发放贷款,“出血”的并非企业股东。事实上,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或借债形式来获得资金。当然,前者意味着股东股权可能被稀释,后者则意味着日后要偿还债务,“出血”的都是股东。对此,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应当意识到,自从企业开门的第一天起,就应当做好与职工一起应对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准备,而对抗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成本,往往已经体现在既往的市场价格和人力成本之中。

  • 中工时评:做好统筹文章,奋力实现防疫发展“两不误”

    只要每个地区、每个部门都把党中央、国务院的统筹部署和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就一定能尽快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

人物

  • 关注疫情防控中的“新动力人群”

    关注和挖掘“新动力人群”,唤醒群体自觉,眼前看是为了精准防控疫情;中期看是为了赋能改革、提升治理效能;长期看,则关乎未来每个人技术化生存的状态,关乎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调适。这一话题以前看起来很远,现在看,不远了。

  • ICU护士长钟小锋:带着希望与死神赛跑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一个普通人都在奋力拼搏,为战胜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致敬“了不起的她”,今天让我们走近一位在湖北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巾帼奋斗者代表,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钟小锋。41岁的钟小锋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工作了16年,3月8日下午,在国新办湖北记者会现场,她从容地分享着66天以来的抗“疫”故事和体会,感动了万千网友。

  • “80后”护士长与抗美援朝老兵的病房邂逅:一起敬军礼!

    一双瘦骨嶙峋的大手、一顶崭新如初的棉帽、一个标准有力的军礼……照片上的这位老人名叫肖道清,是一位从抗美援朝战场走下来的老兵。

  • 一线抗疫群英谱|马凌:“疫情面前我们誓死不退”

    2月2日,载着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物资的8架大型军用运输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队伍中,来自大西北的心血管内科专家马凌,出任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副主任。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