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节目别出心裁 温情抚慰现实焦虑-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喜剧节目别出心裁 温情抚慰现实焦虑

汤嫣
2020-03-18 08:40:34  来源: 光明日报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在人们坚持“少外出、不聚会”的居家时光,电视作为重要的陪伴角色贡献了不小的力量。尤其是别出心裁、精彩迭出的喜剧节目,更是在传递笑声的同时,释放出了抚慰大众、纾解焦虑的社会效益。如今,喜剧与真人秀、竞技等节目模式不断碰撞,喜剧类综艺节目质量和数量持续攀升、更多喜剧演员走入大众视野,观众不仅对其中达到“笑料”“包袱”的要求变得更加苛刻,而且更加注重喜剧传递的精神内核和核心价值观。近期,一批优质喜剧节目轮番亮相,在形式上创新升级、在内容上聚焦现实,还巧妙地将防疫知识融入其中,激发了传统喜剧的活力,以有力量、有质量的形式和内容鼓舞大众的战“疫”信心。

  如今,喜剧综艺不断升级创新,节目内容包罗万象,其中既延续了相声、曲艺等形式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也将情景剧、脱口秀等外来喜剧形式进行本土化呈现。多种喜剧元素交融碰撞、博采众长,让喜剧作品对现实生活气息的演绎更加自如、更加接地气。正因为如此,喜剧得以走进广大观众的内心世界。在战疫期间,东方卫视推出的《欢乐喜剧人》第六季推陈出新,以亮点纷呈的模式和内容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参赛选手增加至18组之多、充分网罗中外喜剧人才,赛制环节更加密集紧张以期催生更多好作品。这些创新点无一不让喜剧释放出无限感染力。此外,互联网的发展同样成为喜剧节目开拓新势力的有力抓手。此前,西瓜视频携手开心麻花打造的《开心加工厂》以适应新媒体“碎片化”的小篇幅对年轻群体亲情、爱情、职场等方面所遇到的真实问题进行探讨。而在战“疫”关键期,新兴媒介技术则与喜剧综艺节目完成了又一次创新结合:东方卫视推出特别节目《云端喜剧王》,以“云录制”的方式号召喜剧人展开“云比拼”,分享“宅家”的娱乐方式……能够看到,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不断放大着喜剧综艺节目在战疫特殊时期的社会效益。因此,喜剧节目需要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不断适应观众群体的收视偏好与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让作品与技术同步发展、和时代一致向前。

  抗击疫情,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最为关键。一直以来,作为兼具“笑果”和“效益”的艺术形式,喜剧节目在向大众传递正能量、引领主流价值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欢乐中国人》节目以素人为主角,打造接地气的民间喜剧作品,以平凡的情境、日常的琐碎引发共情,给奔波打拼的劳动者减压;《新春喜剧之夜》基于“跨界”的理念演绎生活的喜怒哀乐,以其乐融融的氛围向更多人阐述“奋斗”这一时代精神。在战疫期间播出的《欢乐喜剧人》第六季则进一步在内涵与意义上深耕,聚焦“居家”的现实问题。节目中,郭阳、郭亮的作品聚焦孩子的成长,突出“不要让父母的陪伴成为孩子的奢望”的主旨,宋宁的作品则是呼吁社会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更要理解老年人的爱好和梦想。这些贯穿于节目之中的精神表达,让宅在家中的观众在笑声中沉淀思考、备受鼓舞、汲取力量。实际上,这也体现出当下喜剧综艺突破发展的转向:从追求笑声热度转变为追求精神内涵,以求贴近年轻人调性、更直接地触及时代热点。喜剧类综艺节目正在逐步摆脱刻意的包袱、夸张的演绎等束缚,以品质为准绳、向现实不断贴近,从而打破观众的审美疲劳。喜剧节目要做到寓教于乐,所博得的笑声不浅显、不低俗,还能够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

  喜剧以综艺节目的形式拓宽了自身的表达空间,突破创新、聚焦现实、引人深思的发展走向,让中国喜剧综艺能够适应不同媒介平台的传播特性,从而达到新的高度。优质喜剧节目能够广纳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等各色喜剧形式之精粹,其所传播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呈现着真实的生活百态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只有让喜剧形式不断保持年轻态,才能让观众欢笑时既开怀,也有情怀,在特殊时期给大众战疫必胜的信心与鼓舞。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中工时评: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中彰显工会力量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强化工会参与协调调解职能摆在突出位置,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仲裁、诉讼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

  • 中工时评:“不见面的工会”也能发挥大作用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要“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工作力度”,并且“提供在线免费培训”,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

  • 中工时评:面对惠企扶持政策,中小微企业更需自救

    不容忽视的是,不论是减免税费还是发放贷款,“出血”的并非企业股东。事实上,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或借债形式来获得资金。当然,前者意味着股东股权可能被稀释,后者则意味着日后要偿还债务,“出血”的都是股东。对此,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应当意识到,自从企业开门的第一天起,就应当做好与职工一起应对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准备,而对抗不可抗力和不确定因素的成本,往往已经体现在既往的市场价格和人力成本之中。

人物

  • 洗消分队:守卫火神山的“降魔神兵”

    背负着几十斤重的消杀设备,忍受着消毒液刺鼻的味道,这就是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

  • 热泪盈眶!战“疫”一线的这些话语,听过便难以忘记

    17年前,抗击非典,仲月霞坚守在一线;12年前,汶川抗震救灾,她精心救治了上百名伤员;5年前,援非抗埃核酸检测工作单调枯燥且风险极大——如果核酸在提取过程中灭活不够彻底,就可能将检测人员暴露于危险中。

  • 【地评线】东湖评论:让青春在战“疫”一线闪耀光芒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 “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

  • 【地评线】荔枝网评:激扬青年力量,绽放绚丽之花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