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直播“火”缘于“活”-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博物馆直播“火”缘于“活”

老鹰
2020-03-25 11:22:12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从今年2月开始,抖音、淘宝、腾讯、快手等大型互联网平台相继举办“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全国几十家博物馆参与,网友反响热烈,单日观看量超过千万。作为闭馆期间博物馆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新方式,直播备受观众欢迎和社会关注,已成为文博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

  基于防疫考虑,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在此次疫情暴发之后集体闭馆,但关闭了“门”却打开了“窗”——多家博物馆借助大型互联网平台,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向观众提供文物讲解服务。从实践效果来看,此举创造了多赢,观众、博物院、网络平台等方面都是赢家。

  虽然网上直播与现场参观,对观众而言是不同体验,但坐在家里“参观”博物馆的感觉会很不错,这既避免了交叉感染,也丰富了“宅”家生活;既节省时间、经济成本,还可跨地域参观。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博物馆直播中了解传统历史文化。

  博物馆直播之所以会“火”,既与疫情带来的空闲时间有关,也与博物馆变“活”有关。所谓“活”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甘肃博物馆等参与者,在疫情期间不是闭馆放假,而是转变思维、主动适应,借助直播使传统博物馆变成了“网上博物馆”。

  另一方面,博物馆直播讲解员把文物讲“活”了。公众对博物馆直播是否感兴趣,与讲解员的阐述方式、表达能力有很大关系,比如“碑林就是这么任性,让大夏石马这么珍贵的文物看厕所”,会让网友对博物馆、文物产生浓厚兴趣,即抖包袱、说段子、讲金句的效果大不一样。

  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是因为馆藏文物,而文物是“睡”在博物馆还是“活”起来,完全取决于博物馆管理者和讲解员。好的管理者会利用各种手段让博物馆全国闻名、世界闻名。同时,很多人都有一种体会,博识、幽默的讲解员与古板、知识贫乏的讲解员,给观众的体验是不同的。

  所以,期待所有博物馆都能“活”起来,既可以以多种创新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也可以像疫情期间参与博物馆直播的博物馆一样,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线下参观走向线上直播。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积极有序推进抗疫一线职工疗休养

    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援汉医疗队开始回撤,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交通卡口和防疫检查站陆续撤销,不少景点有条件恢复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工会也开始恢复本年度的职工疗休养计划,例如杭州市总工会组织100名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职工走进余杭大径山开展疗养。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中工时评: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中彰显工会力量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强化工会参与协调调解职能摆在突出位置,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仲裁、诉讼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

  • 中工时评:“不见面的工会”也能发挥大作用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要“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工作力度”,并且“提供在线免费培训”,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

人物

  • 给8岁儿子带黄冈密卷的援鄂医生何以成网红?

    3月21日下午,山东省援助湖北黄冈的576位医疗队员返回家乡。给黄冈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后,医疗队员杜庆也给8岁的儿子带回了一份土特产——初中全套的“黄冈密卷”。这份出人意料的硬核礼物一下子就让杜庆成了“网络红人”。

  • 坚守重症科,他说:我要把队员全部安全带回家

    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重症一科,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重症专家、科主任蒋东坡已经连续3天没回宿舍住了,困了就在临时值班室眯会儿。连续地工作,虽然疲惫,但蒋东坡的神情依旧自信乐观。“重症病人救治难度很大,我是主将就得担主责,守在病房心里才踏实。”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他的热情和能量,大半用在患者和学生身上

    又一批重症患者转入火神山医院ICU。忙碌了一天,宋立强坐在返回驻地的班车上,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把患者的情况又梳理了一遍。

  • 看哭!他们乘高铁撤离武汉……

    武汉站迎来一群特殊的贵宾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根据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完成救助任务的各地医疗队将分批有序撤离。3月17日15时18分,来自贵州和湖南的援鄂医疗队一行90人在武汉站1站台登上G405次列车,这是首批乘坐高铁返程的援鄂医疗队。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