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长城文物者就该被拒“登城”-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破坏长城文物者就该被拒“登城”

东原
2020-04-07 09:09:1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4月6日起,北京延庆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制定的《关于对破坏八达岭长城景区文物行为的惩戒办法》正式实施。《办法》对刻画、故意损坏等七类破坏文物行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对破坏文物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将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限制当事人购票参观。在八达岭长城景区被列入“黑名单”的游客,也会被延庆区其他旅游景区拒之门外。

  “不到长城非好汉”,中国人心中普遍有着长城情结,隐约有“不到长城不旅游”的味道。现在,根据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出台的规定,破坏文物者将有可能失去“登长城做好汉”的资格。这一规定来得好,来得及时。

  旅游向来存在“到此一游”现象。一方面,很多游客满足于到此一游,到一个地方,只是“拍拍照走路”,而不愿意深入了解文物的内涵;另一方面,一些游客忍不住手痒,到一个地方,总喜欢刻画涂鸦,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拍照式旅游,更多是个人选择,倒也不必过于纠结,但 “刻字式旅游”败坏了景区形象,有的还破坏了文物,是典型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严重的甚至涉嫌违法犯罪。

  “刻字游”在长城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是一个老问题,可以说,自打长城的文化象征形成后,就大量出现了,而在旅游大发展的第一轮春风下,更是达到了高峰,就连老外也加入到刻字行列。2017年,一组名为“八达岭长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的照片在微博上流传,引发网友热议。

  随着文明旅游观念深入人心,加之谴责和约束机制逐渐形成并强化,“刻字式旅游”现象有所减少。然而,在长城上刻字涂鸦,竟然还能“春风吹又生”。近日,媒体曝光“八达岭长城恢复开放第一天就被人在墙体上刻字”的短视频,引发网友热议。疫情已经让旅游很“受伤”,长城遭“雕刻”更是让人无法忍受。

  要从根本上解决“刻字式旅游”问题,除了持续深入提升社会文明,推动旅游文明蔚然成风之外,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管理力度,真正把保护文物保护景区的责任承担起来;二是加大惩戒力度,让不文明游客付出应有的代价。北京始终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此次迅速查处长城被“刻字”事件,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很快制定《办法》,有利于从上述两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约束惩戒机制,让破坏长城文物成为一种高风险、高代价行为,助推形成新的旅游文明。

  这两年,旅游黑名单机制已经建立了,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毋庸讳言,该机制在一定地方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的现象。有的不文明行为往往要被公开曝光,引起社会关注之后,才会被记入旅游黑名单。“拉黑”需要慎重,但不能不动,甚至沦为摆设,如果大多数不文明行为都不被记入,黑名单恐怕就会变成“嘿名单”。现在都讲“有态度旅游”,对于景区来说,也应该做到“有态度服务”。天下景区是一家,应该建立联动机制,果断地向不文明行为,尤其是破坏文物行为说不,把其拉入黑名单,向其关上大门。

  破坏长城文物者就该被拒绝“登城”,而且应该拒绝其进入所有景区。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制定的《惩戒办法》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景区、游客和全社会就此应当形成共识——讲文明才配“登长城做好汉”,才配进景区当游客。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让更多优秀工人走上劳动教育课讲台

    根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并且“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并且培养出“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 中工时评: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7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次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挑战,只有携手应对,众志成城,方能化危为机,共创美好未来。

  • 中工时评:借口疫情严重搞就业歧视,绝不容许!

    疫情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短期的,但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则是永恒的。某些地方和企业以疫情严重为借口做出就业歧视的荒唐行为,从小我方面而言是过度的应急反应;从大我方面而言,是损害战“疫”大局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失德违法行为。对此,有关各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迅速纠正,严肃查处。

  • 中工时评:积极有序推进抗疫一线职工疗休养

    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援汉医疗队开始回撤,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交通卡口和防疫检查站陆续撤销,不少景点有条件恢复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工会也开始恢复本年度的职工疗休养计划,例如杭州市总工会组织100名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职工走进余杭大径山开展疗养。

人物

  • “雨衣妹妹”诠释青春的担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这场战疫中,无数青年勇敢地站出来,在抗疫一线释放青春之光。青年人就应该把个人的“致青春”融入国家前途与命运之中,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才能在新时代更加奋发进取、积极向上。青春担当方无悔,青春作为方有为。

  • 缺人、缺物、缺时间,火雷“两座山”到底咋按时完工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4万多名建设工人倾力抢建,他们用“中国速度”创造出十多天内建成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奇迹。1月23日,武汉市决定在蔡甸知音湖畔修建一座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项目的牵头单位是总部位于武汉的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总指挥是陈卫国。

  • 【你有多美】战“疫”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4月1日,是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无锡队员结束集中休养回家的日子。这一天,来自无锡市人民医院的队员浦浙宁终于见到了阔别68天的妻子李心意。

  • 一位重载司机的心愿 | 夜听 · 铁路战“疫”故事

    2020年春天,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打乱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中华儿女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祖国万里铁道线上,200万铁路人严防控、抗疫情,抓生产、保畅通,运人员、送物资,他们奋勇逆行、不惧风险,在战“疫”中挺起了钢铁脊梁,用坚守和奉献诠释了铁路人的忠诚和担当,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