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为话剧在线演出开了好头-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文体

北京人艺为话剧在线演出开了好头

韩浩月
2020-06-15 10:36:31  来源: 光明日报

  6月12日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8周年。为了庆祝这一重大的日子,北京人艺组织了一场线上院庆演出,老中青三代演员表演了《雷雨》《哈姆雷特》《日出》等经典作品片段,实时观看人次达500万。

  话剧演出的一大魅力就是舞台表演的现场性。这不仅会调动演员的情绪,也会让观众觉得离舞台很近、离艺术很近。演员们小心谨慎保持现场演出不出错(比如念错台词),但偶尔出错,也会让观众觉得是个难得的花絮。尽管如此,此次北京人艺组织的在线演出仍有满满的现场感与仪式感,也给现场演出、话剧行业、表演者以及观众等不同层面都带来一些启发。

  话剧艺术的传播拘泥于现场演出形式,通常容易将其归类于小众文化作品。毕竟现场演出的观众有限,而在线演出则可以把观看人数放大千倍、万倍。若要将话剧这样的小众艺术传播开来,推动话剧演出渠道向线上转移是比较好的选择。再加之付费观看已经被广泛接受,如果话剧在线演出有了观众基础与口碑之后,尝试进行收费演出,其票房收益也值得期待。

  这场不同于以往的在线演出之所以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有着诸多原因。和之前音乐人在家录制作品参加“在线音乐节”不一样,话剧演员这次登上了北京人艺的舞台为大家表演。虽然台下没有观众,但独特的舞台感,仍然被演员们找到了。他们知道,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他们,因此他们的表演依然有着舞台表演的庄重与神圣,而这种信息会被观众敏锐地捕捉到。

  当然,对北京人艺以及这些优秀演员的熟悉程度,也在观众心目中无形增添了亲切感与认同感。这是演出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对于其他话剧演出机构来说,如何形成并稳固自身的口碑,如何让演员成为深入人心的表演者,对于话剧在未来的多样化发展特别重要。只要作品与表演者的吸引力存在,观众或许也会放弃对现场演出的苛求转而选择在线演出。从在线演出市场的培育和观众观看习惯的培养来说,作品是否经典与创新、演员表演水准应当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艺术至上,戏大于天”,这是北京人艺老院长曹禺和老前辈于是之提出的表演精神。在68周年院庆演出活动中,观众虽不在现场,但依然能够在每一位演员的表演中感受到“戏大于天”的精神。如果在线演出能很好地将这种精神融入其中并发扬光大,相信在与其他在线视频内容竞争时,话剧仍然可以保持优势。

  在网络视频内容泥沙俱下且不乏粗制滥造的背景下,北京人艺的这场演出活动理应成为在线直播行业新的标杆。事实证明,演员的投入、舞台效果的出色、直播技术的到位、视频呈现的精良……各种细节方面的讲究,照样可以收获好口碑。

  话剧演出机构不妨按照北京人艺院庆演出提供的经验,进行一些前期的摸索与实践。对内容有信心,对在线演出市场有信心,并做好创意推广的工作,相信会有一个非常可期的未来。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