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遇冷”,小孩突然不爱生病了?-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快评

儿科“遇冷”,小孩突然不爱生病了?

弓长整理
2020-05-19 07:17:49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儿科“遇冷”,小孩突然不爱生病了?

  记者最近在浙江多家医院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医院的整体业务量下降,其中儿科患者减少最为明显,每逢冬春换季期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高峰也不复存在。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说,疫情期间孩子出现一些小毛病,家长首先会居家观察,尽量不去医院。正是在观察期中,家长或许就发现孩子的小毛病通常可以自愈,一些原本被家长们忽略的常识也产生了“奇效”。从新冠肺炎疫情中,社会得出的一个重要医学经验,正是被事实无数次证明的“预防为主”。疫情倒逼我们做出改变,让一些健康、良性的生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请别辜负了博物馆的努力

  5月18日是第44个世界博物馆日。近年来,各类博物馆硬件设施更加完备,民众“博物馆自觉”也在提高。“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现在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之日常。

  《科技日报》发表评论说,当博物馆深度介入我们的生活,把一桌桌文化盛宴摆在我们面前,也促使我们思考打开博物馆的正确方式。如果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津津乐道于文物轶事、俏皮段子,或热衷于“剁手”文创,恐怕就辜负了博物馆“我本将心向明月”的努力。因此,到博物馆去,应该是历史对话之旅,更应该成为精神播种之旅。

◇别让查重沦为抄袭遮羞布

  毕业季临近,为了让论文一次过关,不少高校毕业生都会在学校正式查重前,在网上购买软件自测。

  《北京晚报》评论说,商业化论文查重非但难以起到防止抄袭的作用,反而变相引导教学生如何抄袭。通过检测软件改完的论文,以重复率来看已经不涉及抄袭;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更高级别也是更加可耻的抄袭。学术不端的底线没有守住,学术不端的本事学会不少。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都不能坐视不管。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