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正如科学家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假如科学是历史进步的杠杆,那么,科学家则是杠杆的支点。科学家的选择越接近祖国的需求,科技进步和事业发展就越会事半功倍。
徐光宪正是这样一个有担当的支点。前不久,95岁的“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因病永远离开了他所牵挂的祖国和科研事业。在一颗跃动的赤子报国心里,我们可以读出勇扛重任的精神、乐于担当的品质。因国家需要,他曾多次变更研究方向,均取得杰出成就。须知,对一名科学家而言,变更研究方向,意味着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意味着要折损本来就不宽裕的“科研寿命”,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选择和割舍!然而,为了祖国利益,他毅然做出了抉择。
想起“两弹一星”的功勋们,他们一头扎进荒漠与深山,与亲情隔绝,与名利擦肩,从未埋怨,更不后悔;想起“光芒追逐者”蒋筑英、“中国式保尔”罗健夫,矢志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等,在艰苦环境中摘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想起开辟“飞鲨”冲天路的陈青、冰川密码破译人何元庆、“沙漠游侠”屈建军等,在新时代继续书写沉甸甸的科学传奇。他们没有人生荣华富贵的奢求,只有咬定事业青山的执着,只有对科学事业义无反顾的担当。
也许有些人会为他们的清贫感到不值,会为他们的“不鸣”感到不平,会为他们的牺牲感到不解。然而,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激荡着那样一种担当精神,使他们甘守清贫、甘心不鸣、甘愿牺牲。巴金说过:“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集体的生存里。”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更是如此。在他们看来,被国家需要是一种幸福,为祖国奉献是一种价值。
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不是少数人、短时间的发力狂奔,而是一场全面、持久的耐力比拼。不能不看到,科研领域也存在一些浮躁的气氛、急功近利的追求,一些科研工作者身上缺失了担当的人格力量。有的只挑轻松的有利可图的科研项目,不愿承担“钱少利薄”的基础项目;有的一味盯着评奖,不把时间花在科研中;更有甚者,不惜数字造假,论文造假,成为中国“黄禹锡”。凡此,不仅无担当精神,甚至连基本的科学精神也都缺失了。这无疑是阻挡科研事业的“暗礁”和“旋涡”,任其蔓延,后患无穷。
今天,科学家的责任尤为重大,也尤其需要科学家焕发担当精神。从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机遇,关键靠科技创新。科学家当把“国家需要”视作“我的追求”,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引领创新,加快创新;做一个有担当的“支点”,撬动我国科技的未来。
人民日报:当心,生物黑客要来了 2008-11-18 |
人民日报:当心,生物黑客要来了 2008-11-18 |
人民日报:谁是主角 2009-10-30 |
人民日报:谁是主角 2009-10-30 |
新华日报:播撒科技火种 书写灿烂华章 2009-12-11 |
人民日报:向生生不息的民族魂致敬 2014-09-09 |
“双11”的橡皮筋是否绷太紧 2014-11-15 |
人民日报:中国发展给世界的启示 2015-01-14 |
人民日报海外版:气候变化评估权威性无可置疑 2010-03-20 |
人民日报海外版:气候变化评估权威性无可置疑 2010-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