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张 凡:明星娱乐莫忘根本
//www.auribault.com 2015-11-06 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演奏成名曲居然“断片儿”忘谱,还把责任推卸给指挥和乐队?李云迪最近又陷入了一场舆论漩涡。有人认为他荒废琴技,戏谑“他成了娱乐圈弹钢琴最好的”,有人认为不应求全责备,他的粉丝们更是力挺到底,一场“口水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大潮之下,文艺圈越来越有滑向娱乐圈的倾向。这不可避免,也无可厚非。高雅艺术走下“神坛”,接接地气儿是好事。老百姓欣赏作品之余,对自己喜欢的明星追一追、粉一粉也是文艺活跃的表现。人们乐于看明星搞笑逗趣,卖萌耍宝,一些铁杆粉丝更是希望了解偶像的方方面面,能够时时互动,即便微博上随便发个表情,也能弄出十几万次的转发。然而,若文艺创作者因此便忘却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只顾眼球经济、娱乐包装,忙着使出十八般武艺炒作甚至不惜出丑、整蛊,怕是有些舍本逐末、过犹不及。

  看眼下,文艺正在娱乐的浸染下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肤浅。对于演员,不看演技看颜值,不爱“戏骨”爱“鲜肉”;对于作品,不重内容重形式,不比质量比明星……如此取向,不免让人担忧。在创作过程中,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追求多快好省;在价值取向上,一味媚俗、低俗、庸俗,推崇感官至上。过度明星化、过度娱乐化现象日趋严重,如果任其发展,不仅是对文艺的伤害,也是对人民精神生活的伤害。

  一个健康的文艺圈应该是什么样?显然不应是杂乱喧嚣、娱乐至上的。一个成熟的明星应该是什么样?显然也不应是投机取巧、不务正业的。回想我们过去捧过的明星,往往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家,郭兰英、常香玉、赵丽蓉等老艺术家,不仅自己艺术造诣颇丰,同时又以积极向上的形象,为国家和社会贡献了正能量。即便今天,这些名字依然让人肃然起敬。时移世易,我们固然不能强搬过去的标准,但至少也应有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文艺圈应当是积极的、向上的、符合健康审美情趣的。在此基础上,唱念做打皆可成文章,嬉笑怒骂都可称真性情。否则,纵然红极一时,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