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助乡梓 星光闪耀-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捐助乡梓 星光闪耀

2018-07-19 11:04:05  来源: 人民日报

  7月10日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这位自许为“一粒小小尘土”的老人,被很多人深情缅怀。

  对田家炳这三个字,许多人耳熟能详。因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学、小学、幼儿园遍布各地。这位生于广东大埔的老人,不到16岁辍学从商,远赴越南等地艰苦创业,最后成为香港化工行业领军人物。1982年,已经是亿万富豪的田家炳决定成立公益基金会,主要捐助教育,因为“中国要振兴,必须科技昌明,而科技还有赖于以教育为基础”。

  30多年,田家炳在内地累计捐助了近百所大学、100多所中学、几十所小学及幼儿园,捐助了大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30多年,很少有慈善家像他这么“拼命”:1997年香港发生金融风暴,“捐助计划”遭遇资金困难,他卖了别墅,和太太赁屋而居;2003年,一时筹不到足够的现金,他贷款600多万元港币,为助教极尽慷慨。与此同时,这位老人一双鞋穿十年,没有专车,80岁时依然坐地铁,睡在简陋的硬板床上,对自己极尽节俭。

  到内地做公益的香港人很多。4年前邵逸夫辞世,人们发现他在内地学校捐建的图书馆、教学楼超过6000座;3年前余彭年辞世,人们发现他发起的“光明计划”帮助40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还有到内地抚养残疾孤儿的海归姐弟,到偏远山区开办女童班的不留名慈善家……他们和田家炳老先生一样,无私奉献,回馈乡梓,不求名利。

  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曾经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田家炳和所有在内地行善的香港同胞,就如一颗颗星星,闪耀在人们心间,散发迷人光芒。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捐助乡梓 星光闪耀

    7月10日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这位自许为“一粒小小尘土”的老人,被很多人深情缅怀。对田家炳这三个字,许多人耳熟能详。因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学、小学、幼儿园遍布各地。这位生于广东大埔的老人

  • 不朽的失败者

    很多中国人,在小时候都曾听过一首著名民谣——《蓝色的亚得里亚海》,这首歌来自克罗地亚。歌词里所描述的“故乡”,就在首都萨格勒布西南方向沿海,与波黑接壤的达尔马提亚地区。

  • 一路逆袭 放羊少年迎来等待已久的“梦幻”绽放

    无论是世界杯赛上的曲折经历,还是过去多年的无数挫折,都写尽了“艰辛”与“不易”,不难想象他们在艰苦中勉力前行的画面。

  • “华为女王”孙亚芳

    孙亚芳提出,只有运营商赢得利润,赢得生存能力,设备供应商才能生存。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