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保罗·艾伦-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我认识的保罗·艾伦

王维嘉
2018-10-17 11:06:51  来源: 环球时报

  微软共同创始人保罗·艾伦于15日因非霍奇金淋巴癌逝世,终年65岁。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吃惊,不禁扼腕叹息。

  我和他的生命有两年的交集。1992年,他斥资1亿美元在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城镇帕洛阿图成立了英特威尔研究所,我是这个研究所的第一批研究人员。保罗1983年患上霍奇金淋巴癌,退出微软日常运营,经过放疗和换骨髓,他的病奇迹般痊愈了。这段生死经历也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他自此开始资助各种探索计划,包括上天,下海,理解人类大脑。他还给斯坦福、哈佛等大学慷慨捐款。英特威尔研究所是这一系列资助中最早的一个项目。研究所的使命是研究可能在10至20年后造福人类的技术。

  这个研究所当时聚集了一大批信息革命的先驱们,几乎是一个活的硅谷博物馆。研究所不要求研究人员必须发表文章,也不强求申请专利。每天一群科学家、技术专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在一起亢奋地讨论人类面临的问题和全世界最前沿的技术进展。我记得有一次讨论未来身份识别将主要靠生物特征(如指纹和眼底)。大家的一个担忧是未来坏人为了盗窃他人身份会不会去切人的手指头?

  作为当时研究所里唯一的华人,我研究的是可穿戴计算和现场感通信。要解决可穿戴计算首先要建立身体区域的无线网络(当时还没有WIFI 和蓝牙)。视频的全息通信很难做到,但声场能否是三维高保真的,能否不戴耳机而是让声场从缝制在衬衣里的微型喇叭阵列产生?为了研究如何制造可机洗的“三维声场衬衣”,研究所还请了著名时装品牌的设计师与我合作。保罗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他每次来研究所都会到我的实验室穿戴上原型装置玩一玩,再头脑风暴一会。他话不多,很少眉飞色舞,但一谈到未来技术的可能性就会很兴奋。

  我当年就在想,什么时候中国人富有了也能像他这样不带功利心地资助些超脱的研究。像他这样关注人类生存条件的美国富豪一直都有。美国大学的许多研究在当时也都看似无用。譬如今天机器学习的突破来自少数几个很“轴”的教授。他们不顾嘲讽和失败,几十年坚持认为人工智能的出路在于模仿人脑的神经元网络。这种“非功利”心大约是受希腊文明影响。希腊文明的终极关怀是把认知世界本身作为人生终极目标。所以当年苏格拉底没事天天拦住路人问“什么是人”,正是这样的“轴”劲才产生出奠定现代科学基石的《几何原本》。其实许多基础科学和技术的突破都是非功利的,是纯粹对认知本身的追求导致。要想在基础科学上有突破,必须有一个热衷于追求知识本身的氛围。因为如果认知世界就是你的人生意义,你就能耐得住寂寞,哪怕你的研究永远都“无用”,你已经从追求知识本身得到了快乐。

  就像保罗,他的一生虽然不长,但做了许多对人类有意义的探索,应该是很值的一生。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我认识的保罗·艾伦

    微软共同创始人保罗·艾伦于15日因非霍奇金淋巴癌逝世,终年65岁。就像保罗,他的一生虽然不长,但做了许多对人类有意义的探索,应该是很值的一生。

  • “狂奔小姐姐”用暖心善举提升文明空间

    在武汉地铁3号线后湖大道站,地铁工作人员周淼五秒飞速跑到电扶梯扶起老人。这一幕被视频记录,迅速火遍全网,全国网友称周淼为“狂奔小姐姐”,纷纷为她点赞。

  • 王泽山:国家需要,就是使命

    有人问王泽山,1996年时你就已经61岁了,两次摘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似乎可以功成身退了,为什么还一直坚持科学研究?王泽山说火炸药是一门研究“热”的学问,可这个专业本身是个“冷门”——基础、枯燥,甚至危险,要坐冷板凳,很多人说搞火炸药的人“一辈子也出不了名”。

  • 风雨悬停彰显英雄本色

    前不久,一艘塞拉利昂货船在汕头海门湾附近发生主发动机故障,在台风“山竹”的影响下,受到风浪冲击恶劣的天气条件、有限的救援时间、复杂的现实情况……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