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立战功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屡立战功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刘廷飞 左翰嫡
2020-04-20 20:11:15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4月16日,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绥芬河方舱医院开展了一场感控演练,对隔离服穿脱、进舱出舱、往返驻地等流程进行预演。救援队于14日上午连续驱车900公里抵达绥芬河,当时距辽宁省接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知还不到24小时。接到任务后,派出的12名队员数小时内集结完毕,配备一辆指挥车、一辆移动X线车及一辆移动CT车,每车两位司机轮换,马不停蹄向绥芬河进发。

  “移动CT车的重量达到21吨,检测时必须保证车辆处于水平状态,因此对停放场地的坚实度和平整度都有较高的要求。”领队刘琪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地面平整工作进度,预计近期救援队便可以将车辆停入5米×12米的目标泊车场地开展检测,“这台移动CT车可以提供每个班次50人的检测能力。”另据了解,绥芬河方舱医院目前正处于建设完善之中。

  不久前,这支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负责承建,日常承担国家及省内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任务的队伍,刚刚与其他21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结束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武汉方舱医院抗疫战斗。援鄂期间,这些被网友誉为“最硬龙鳞”的应急医疗队伍,迅速填补了方舱医院救治力量的缺口,让承托着希望的“生命之舟”有了充足的底气和动力,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至武汉市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时,16间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2万余人,创造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治愈患者零回头的奇迹。

  整建制出动是其显著特点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是国家为处置重特大事件准备的移动医院,每支队伍自成完整的救治体系,拥有门诊帐篷、住院帐篷、特种医学救援车辆及相应的医学救援、后勤保障等设备,展开后就相当于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无需其他支援便可独立开展救治工作。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与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国家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国家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共同构成了我国卫生应急队伍的核心力量。此前,我国无论是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还是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都是临时就近从相关医院和疾控中心抽人支援。而有了这支从国家到地方的紧急救援力量,我国卫生应急水平明显提升,有效减轻各类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平稳发展。

  整建制出动,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区别于其他医疗队的特点之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领队王韬告诉记者,除医护人员外,救援队的成员还包括医技和后勤保障人员,“我们有信息系统,有物资管理,有院感流程……我们的人员配置是按照一个医院所需人员的工种来安排的。”

  东方医院救援队搭建的帐篷医院被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建设指挥部迅速纳入方舱医院体系,作为指挥和行政中心,设置办公室、会议室、远程中心、物资部、随访室、库房、休息室、医护清洁区等部门,同时还设有监护室,以备不时之需。

  从前期的协助推进方舱改造、了解病区布局、拟定医院运行制度,到收治患者后的查房、巡诊、物资发放,22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方舱医院里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严苛的工作条件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入舱人员比较辛苦,工作期间不能进食饮水,体能消耗很大,基本上是6个小时一换班。”陕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崔雅清说。

  除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外,救援队的前沿科技手段也为患者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撑。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黄陂方舱医院外用货箱搭建起了2台CT机和配套机房,可全天候为病人做肺部CT检查,救援队还可以通过云PACS系统与远在杭州的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专家团队对接,实现远程阅片、远程会诊、远程人工AI辅助诊断。

  生命至上的必要之举

  为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难,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在世界各国备受重视。美国早在1987年就创建了国家灾害医疗系统 (NDES),现为联邦政府应对大范围和全国性灾难主要的医疗反应系统。1995年阪神地震后,日本政府决定建立灾害医学救援队用于紧急医疗救援。欧盟紧急应变协调机制(ERCC)于2014年建立直属的欧洲医疗队(EMC),该机制11个缔约国均向EMC派遣了常设医疗队。

  2001年4月,我国建立第一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当时编制为1个总队,下设3个支队、1个直属队,支队下设医疗分队,自建立以来完成多次国际国内灾害医学救援任务,挽救了大量伤员的生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卫生应急水平,2010年,原卫生部决定在全国按区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卫生应急队伍,2012年,首批6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顺利通过验收。

  卫生应急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落实国家公共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而且频发,各类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而其中“生命至上”的卫生应急更是必须承担好的重大职责使命和政治责任,建立完善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控相匹配、与各类突发事件有效处置要求相适应的卫生应急体系尤为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优化、统筹国家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卫生应急工作指明了方向。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对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发展做出顶层设计。规划提出,到2020年末,建立健全紧急医学救援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现场紧急医学救援处置能力,有效推进陆海空立体化协同救援,初步构建全国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基本建立我国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有效满足国内突发事件应对需要,同时发挥我国在全球紧急医学救援中的作用。

  按照规划,要在全国规划布局建设7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综合基地,指导各省份建设区域紧急医学救援中心,推进地市级、县级紧急医学救援站点建设。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应急管理专(兼)职机构设置全覆盖,全国开展相关学科研究生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达10个以上,从事紧急医学救援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率达90%以上。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取得长足进步。国家卫健委卫生应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国家卫生应急队伍有59支,其中已建成并命名队伍有46支。59支队伍中,包括车载式卫生应急队伍48支,帐篷式卫生应急队伍(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11支。其中,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32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19支、国家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5支、国家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3支,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北七大区域布局。

  “通过软硬件建设,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实现了队伍车载化、设备集成化和自我保障化的要求。”国家卫健委卫生应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加强现场紧急医学救援的同时,相关部门还着力推进陆海空立体医疗转运与救治,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现场检伤分类救治和伤员快速安全转运的能力,在沿海和沿江河湖泊地区,布局建设国家海(水)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探索建设国家航空医疗救援力量,重点强化装备的远程航空投送能力和现场极端条件下的自我保障能力。

  在磨砺中积累中国经验

  四川芦山地震、云南鲁甸地震、天津港爆炸……自组建以来,面对国内各类突发事件,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勇挑重担,不辱使命。与此同时,在菲律宾“海燕”风灾、西非埃博拉疫情、尼泊尔地震等国际重大灾害的救援现场,也能看到中国医疗队员的身影。

  近年来,我国认真履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承诺,与国际社会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国家卫健委依托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建成了5支国际应急医疗队,积极引领相关国际应急救援行动,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据了解,我国是目前拥有国际应急医疗队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从汶川、玉树地震时的装备落后、疲于应对,到芦山地震、菲律宾风灾时的基础扎实、响应快速,成建制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现场处置更加科学有序,团队合作更加默契,后勤保障更加有力,有效满足了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

  灵活机动,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最大优势所在。开展救援时,成员可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展开帐篷医院。王韬向记者透露,东方医院救援队抵达武汉后,仅用3个多小时便将25顶帐篷全部搭建完毕,并配齐了帐篷内的所需物资。

  车载医院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另一大“法宝”。据了解,救援队一般配备10辆特种车辆,包括重症监护车、手术车、医具检验车、药品药剂车、进水给水车、发电储油车、生活保障车、宿营车、物资车和通讯指挥车,能够为救治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不同地区的救援队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海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拥有全国唯一的医疗救治船,还配有直升机,可同时开展陆地、海上紧急救援;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则具备丰富的矿难、塌方及道路泥石流伤者救治经验。

  据介绍,进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每个队员都经历了重重筛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人员配置涵盖医院各大科室。在日常管理方面,各救援队每年开展实地演练、封闭集训,不断提升队伍战斗力。

  “我们会模拟一些场景,将队伍拉到野外场地演练。”广东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劳炜东说。

  除搭收帐篷等常规项目外,部分救援队还开设了十公里拉练、绳索速降、救生艇驾驶、钻木取火等训练项目,有针对性地强化队员身体素质、急救技能和野外生存技能。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每年都会指导协调京津冀、两广、苏鲁豫皖、川渝贵等队伍开展区域联合演练,提升队伍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为推动队伍可持续发展,在中央财政支持下,自2016年起,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被纳入中央财政转移地方支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落实队伍运维保障经费。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坚持平急结合要求,积极开展巡诊义诊、送医下乡,卫生应急进社会、大型活动保障等活动,为公众提供卫生应急公共服务,宣传普及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全社会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国家卫健委卫生应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十余年间,我国卫生应急水平和能力显著增强,但仍有提升空间。就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建设而言,可在进一步推动队伍装备标准化、更好统筹协调训练与日常工作、强化队员心理干预意识、提高协同作战能力等方面继续下功夫。处于酝酿之中的“十四五”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发展重点规划,或许将为补齐上述短板作出统筹谋划。

  “总体而言,未来将更强调卫生应急的综合监测、快速反应、有力处置、综合保障,不仅要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还要更加重视基层卫生应急能力提高,加强哨点建设和基地建设,同时进一步提升心理救援等方面的整体能力。”卫生应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被动迎战到主动出击,中国卫生应急体系在磨砺中不断成长,积累了中国经验和模式,正朝着更加现代化的目标稳健前行。

编辑: 王晓超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200家企业的大部分员工医疗费无法报销,不是小事

    据《工人日报》4月19日报道,在大量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沈阳市总日前发布了2019年度《沈阳市工会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蓝皮书》,指出了全市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8个问题,并相应提出了8条对策和建议。

  • 中工时评:摘牌“和谐劳动关系”不达标企业,也是一种积极作为

    今天的《工人日报》二版头条报道,近日,2019年“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名单对外公布,2287家企业上榜。同时,因复审未达标,19家企业被取消了“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的招牌。

  • 中工时评:努力发挥好工会消费券的“乘数效应”

    工会消费券的发放,对于提振消费信心是明显的,工会会员数量庞大,消费的规模效应显著。另外,工会会员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消费券不仅能最大程度地覆盖到职工群体,其使用的范围也更为广阔。

  • 中工时评:瑞幸造假给资本市场上了一堂警示课

    曝财务造假22亿元人民币后的一周时间,瑞幸引发的资本市场“余震”不断。在“全球最快IPO公司”的光环下,这家咖啡公司的造假事件迅速成为广泛关注的公众事件。在舆论的放大镜下,做空机构、相关中介机构,甚至一款相对冷门的保险——董责险(董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都被迫“出圈”。

人物

  • 屡立战功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4月16日,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绥芬河方舱医院开展了一场感控演练,对隔离服穿脱、进舱出舱、往返驻地等流程进行预演。

  • 白衣执甲!他们说,这是入党以来最自豪的一次“优先”

    承担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以来,军队抽组的1400名医护人员牢记人民军队宗旨,临危不惧、一往无前,与疫情抗争、同病魔战斗火神山医院交出优秀答卷的背后,有一支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的优秀党员队伍。

  • 全国妇联、民政部联合发布10名“城乡社区抗疫巾帼先锋” 事迹

    4月20日,全国妇联宣传部、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联合开展“致敬了不起的她·城乡社区抗疫巾帼先锋”发布活动,发布10名“城乡社区抗疫巾帼先锋”先进事迹。此次发布的10名“城乡社区抗疫巾帼先锋”是陶久娣、倪娟、王琼、陈桂荣、李美红、曹琛、路艳茹、肖晓辉、吕艳虹、徐敏。

  • 小家大爱 | 赵英明家庭:又!火!了!

    还记得四川广元护士赵英明吗因为驰援武汉时她的老公带着哭腔对她大喊“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她和老公火遍全网结束援鄂任务后赵英明回到家乡这两天她和老公又在网上火了因为一件事,网友们纷纷点赞。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