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生活中离不开手机,但不能依赖手机。当你低头看手机时,或许错过了与亲友的会心一笑;忙着把图片晒到微信群里时,或许错过了下一道更美丽的风景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约两位好友去郊游。深秋的京郊天高云淡,红叶色彩绚丽。见此美景,一位朋友忙得不亦乐乎,先是不停地拍照,接着把照片同时发到微信朋友圈和好友群,求人点赞。另一位朋友显得淡定许多,既不拍照也不玩手机,每到一处,便找个合适的地方驻足,安静地欣赏美景。
两位朋友一动一静,本也相安无事,没想到却为了一句话起了争执。“求点赞”的朋友埋怨“想静静”的朋友说,为何不给他精心挑选的美照点个赞?“想静静”的朋友回应说:但凡出游时间,手机一律关机!
“求点赞”和“想静静”的矛盾,恐怕不止发生在我的两个朋友之间。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之间传递信息、交流交往的方式,却也客观上带来了人们对社交方式的不同喜好。类似“你爱打电话我爱发短信”“你爱群里沟通我爱单线联系”的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有人总结说,手机流行了,手机焦虑症出现了;微信流行了,微信依赖症出现了;微信群流行了,微信群恐惧症出现了。如此看来,每次沟通方式的创新,都让不少人产生烦恼。
问题的根源真的在于新技术吗?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手机还是微信,都是对人们沟通方式的改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人与人沟通的成本。没有手机的时候,想要第一时间联系到外出的朋友,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微信诞生以后,有些失联十几年的老同学老朋友,竟然在微信群里再次碰面,惊喜不亚于“他乡遇故知”。
之所以有“求点赞”和“想静静”的矛盾,是有人把新技术用偏了、用过了。微信是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渠道,但如果经常发一些别人并不感兴趣的广告帖、炫耀帖,别说求人点赞,恐怕很可能会被人拉黑;有些单位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建立了工作微信群,本来是件好事,可如果经常在休息时间喋喋不休讨论工作,对于想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的人来说,工作群就成了一种额外的负担。
再往深处思考,为何有人容易患上微信依赖症?背后作祟的或许是社交焦虑心态。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社交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环节。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仿佛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才有发声的地方,才算融入了这个城市,才有内心的一丝安全感。
社交固然重要,但不能打扰别人。成熟的社交心态应该是互相尊重的。当你在微信里求点赞的时候,朋友可能更想和你见面畅谈;当你在微信群里大晒各种图片和信息的时候,可能已经打扰了正在享受周末休息的同事……
一份更加成熟的社交心态,也会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质量。因为当你低头看手机的时候,或许错过了与亲友心有灵犀的眼神交流;忙着把图片转发到微信群的时候,或许错过了下一道更美丽的风景……
生活中离不开手机,但不能依赖手机。当我们学会了从容面对,让生活节奏慢下来,让个人心态平和起来,社交焦虑症才可能逐渐消解。
于 洋:手机让我们交流更自由了吗2012-05-29 |
佘宗明:手机垒起的情感围墙2012-10-16 |
王春燕:都是手机惹的祸?2013-03-26 |
武 洁:“40万换机”就能根治“智能手机...2013-10-17 |
杜海涛:低头刷屏与抬头看路2014-06-20 |
余建斌:人工智能时代的孤独2014-08-11 |
周少明:当心“手机依赖症”2014-10-22 |
别做被工具奴役的“低头族”2015-04-23 |
莫梓芫:别让手机挤压掉亲朋好友间该有的相处2015-05-27 |
马婉莹:低头族背后是无法摆脱的大众孤独2015-10-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