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王泠一:从“援摩”想到讲好中国故事
//www.auribault.com 2015-11-26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今年恰是“上海医疗援助摩洛哥”(以下简称“援摩”)工作展开40周年。自1975年9月在地中海边这个遥远的北非国度长期驻扎以来,上海共派遣了170批次、1652名医生到摩洛哥各地行善行医,每位白衣天使每次派出就是两年。这些可以拍成电影和纪录片的“当代白求恩”的感人故事,彰显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是人民友谊的催化剂,也是上海积极履行国际社会责任的生动写照。

  首先,上海“援摩”代表着中国履行国际义务所作出的担当。西欧国家和摩洛哥一衣带水,也派出医疗队。但除了规模无法同上海援摩相提并论外,还有行医环境选择的巨大差别。西欧医疗队往往进驻沿海平原中心城市甚至富人区的“贵族医院”,上海医疗队则应受援方的要求,基本上被安置在中小城市、边远地区乃至戈壁荒漠。可以说,上海医疗队更体现了无私的情怀。日久生情,从陌生到熟知、从将信将疑到“托付性命”,“上海医生=中国医生=中国=一带一路”,如今已成为摩洛哥当地的“中国观”。这何尝不是种软实力?

  其次,艰苦奋斗依然是坚守事业情感的第一精神要素。援外的生活条件有多艰苦呢?如2001年在费吉格省某医院,地处摩洛哥东部最偏远、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布阿发地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和连绵起伏的荒山秃岭,时常起沙尘暴,沙尘暴一来,天地间一片昏黄,空中满是沙尘,就是关紧门窗,屋子里也能扫出半畚箕沙子。那里干旱缺水,所有的蔬菜、水果甚至羊吃的草都靠外省运来。非洲的夏天特别炎热,气温在四十几度是常有的事;仅有的一台电扇常常“罢工”,夜晚实在难熬;而更难熬的则是思念亲人的寂寞。如果没有信念,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责任感,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第三,不断提升因地制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基础。行医环境的艰苦性,是习惯在上海求医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因救护知识匮乏,当地收治延误且加重的病例举不胜举。八院援摩医生孔晓华告诉笔者:如一些因煤气烧伤的病例或许在国内、在上海,很容易治疗。但是在摩洛哥,面对极其简陋的条件,这却是十分不易的事情。如没有无菌病房,原本暴露的伤口,无法暴露,只能用无菌衣覆盖,增加换药频次。原本要注意消毒隔离的病房,没有空气消毒机,甚至没有紫外线灯消毒,怎么办?只能用含氯制剂擦拭病房和物品。病房没有空调调节温度,怎么办?援摩医生只好搬来自己宿舍的风扇。语言不通,找人翻译,手势加动作,表情加眼神。每天的工作量,既是脑力的考验,更是体力的考验。甚至种族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一样,这都需要援摩医生积极地思考、摸索和实验。但正是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上海援摩医生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积淀,每一个行业都有自身的道德标杆。上海“援摩”工作的时代特性和行业特色,体现了当代白求恩的崇高气质。为了向世界及时、有效地“说明中国”,近年来我们十分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梦”。中国元素的故事和梦想,要让友人甚至陌生人听得进去并得以广泛传播,就必须有与之相通且产生共鸣的“情节、情感和情怀”。从这个标准来判断,上海“援摩”就是座故事富矿,值得及时地加以开发。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